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药方剂
›
海桐皮的功效与作用,海桐皮的副作用及食用方法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树皮类]
海桐皮的功效与作用,海桐皮的副作用及食用方法
[复制链接]
813
|
2
|
2009-11-12 17: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海桐皮
为豆科植物刺桐的干皮。全年可收,而以春季较易剥取,将树砍伐剥取干皮,刮去棘刺及灰垢,晒干。干燥干皮,呈半筒状或板片状,长约30~60厘米,厚约1~2毫米,外表灰棕色或灰黑色,有稀疏纵裂纹及较密的黄色皮孔,边缘不整齐,微突起或平钝;皮上有大形钉刺,刺尖有时被磨去,可以剥落;基部圆形或长圆形而纵向延长;内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平滑,有细纵纹。质硬而韧,易纵裂,不易横断。断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富纤维性。气微香,味苦。以皮张大、钉刺多者为佳。
药材简介
本品为少常用中药。【始载于】《开宝本草》
【拼音名】Hǎi Tónɡ Pí
【别名】钉桐皮、鼓桐皮、丁皮(《药材资料汇编》),刺桐皮(《中药材手册》),刺通、接骨药(《贵州草药》)。
药材产地
广西除用干皮外,其根皮亦同等入药。
除上述品种外,在江苏、浙江、安徽、四川等地,尚有以五加科植物刺楸的树皮作海桐皮使用。参见刺楸树皮条。朝鲜、日本亦有分布。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庭园习见栽培观赏。
炮制加工
用清水浸泡,洗净泥屑,切成小块,晒干。
用药禁忌
1、血虚者不宜服。
2、《本草经疏》:腰痛非风湿者不宜用。
3、《本草汇言》:痢疾、赤口良、痹盟谐证非关风湿者不宜用。
4、《得踢本草》:血少火炽者禁用。
性味归经
海桐皮中药展示(6张)苦,辛,平。
①《海药本草》:味苦,温,无毒。
②《开宝本草》:味苦,平,无毒。
⑧《本草经疏》:味苦辛。
【归经】
入肝、脾经。
①《本草经疏》:入足太阴、阳明经。
②《本草求真》:专入肝。
功能主治
祛风湿,通经络,杀虫。治风湿痹痛,痢疾,牙痛,疥癣。
①《海药本草》:主腰脚不遂,顽痹腿膝疼痛,霍乱,赤白泻痢,血痢,疥癣。
②《日华子本草》:治血脉麻痹疼痛,及煎洗目赤。
③《开宝本草》:主霍乱中恶,赤白久痢,除甘匿、疥癣。牙齿虫痛,并煮服及含之,水浸洗目,除肤赤。
④《纲目》:能行经络,达病所,又入血分及去风杀虫。
⑤《岭南采药录》:生肌,止痛,散血,凉皮肤,敷跌打。
⑥《南宁市药物志》:消肿,散瘀,止痛。疗咳嗽,止产后瘀血作痛。
⑦《贵州草药》:解热祛瘀,解毒生肌。治乳痈,骨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何知叫
|
2014-12-23 15:5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竞争才有进步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icmv7465
|
2016-8-19 22:56: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太有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尊生保健
美容之声
pletchernhf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