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皮类] 天竺黄的功效与作用-天竺黄图片,天竺黄副作用

[复制链接]
查看659 | 回复2 | 2011-4-9 11: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竺黄

Tianzhuhuang

BAMBUSAE CONCRETIO SILICEA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 McClure或华思劳竹Schizostachyum chinese Rendle等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秋、冬二季采收。
天竺黄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等因被寄生的天竺黄蜂咬洞后,而于竹节间贮积的伤流液,经干涸凝结而成的块状物质。冬季采收,砍取竹秆,剖取天竺黄,晾干。本品自然产出者很少,大多采用火烧竹林的方法,使竹受暴热后,竹沥溢在节间凝固而成,然后剖取晾干。主产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活血舒经,止咳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四肢麻木,小儿百日咳,白带过多。有谓尚可治胃病。
【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片块或颗粒,大小不一。表面灰蓝色、灰黄色或灰白色,有的洁白色,半透明,略带光泽。体轻,质硬而脆,易破碎,吸湿性强。气微,味淡。
【鉴别】(1)取本品适量,炽灼灰化后,残渣中加盐酸与硝酸的等容混合液,滤过,滤液加钼酸铵试液,振摇,再加硫酸亚铁试液,即显蓝色。
(2)取滤纸1片,加亚铁氰化钾试液1滴,待干后,再加盐酸溶液1滴、水10滴与0.1%茜红的乙醇溶液1滴,置氨蒸气中熏后,滤纸上可见紫色斑中有红色的环。
【检查】体积比  取本品中粉10g,轻轻装入量筒内,体积不得少于35ml。
吸水量  取本品5g,加水50ml,放置片刻,用湿润后的滤纸滤过,所得滤液不得过44ml。
【性味与归经】甘,寒。归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豁痰,凉心定惊。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小儿痰热惊痫、抽搐、夜啼。
【用法与用量】3~9g。

【贮藏】密闭,置干燥处。性味归经


<p>

甘,寒。
【归经】:入心,肝,肺经。
①《日华子本草》:"平。"
②《开宝本草》:"味甘,寒,无毒。"
③《本草正》:"味甘辛,性凉。"
④《本草再新》:"味甘苦,性微寒,无毒。"
qiuxiuo123 | 2015-5-14 14: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才能让人看出来。
lwsyp | 2016-12-8 02: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下,留下脚印一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