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兼痧疹

[复制链接]
查看707 | 回复6 | 2013-6-24 03: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温病兼痧疹
【病人基本资料】

天津舒××,年四十五岁,于仲夏得温病兼痧疹。

【病因】

舒××原精医术,当温疹流行之时,屡次出门为人诊病,受其传染因得斯病。

【证候】

其前数日皆系自治,屡次服表疹清热之药,疹已遍身出齐而热仍不退,因求愚为延医。其表里俱觉发热,且又烦躁异常,无片时宁静,而其脉则微弱不起,舌苔薄而微黄,大便日行一次不干不溏,小便赤涩短少。

【诊断】

此证当先有伏气化热,因受外感之传染而激发,缘三焦脂膜窜入少阴遏抑肾气,不能上与心火相济,是以舌苔已黄,小便短赤,阳明腑热已实,而其脉仍然无力也。其烦躁异常者,亦因水火之气不相交也。此虽温病,实与少阴伤寒之热者无异,故其脉亦与少阴伤寒之脉同。当治以白虎加人参汤,将原方少为变通,而再加托表疹毒之品辅之。

【处方】

生石膏(二两捣细)大潞参(四钱)天花粉(八钱)生怀山药(八钱)鲜茅根(四钱)甘草(二钱)共煎汤两盅分两次温服下。

【方解】

此方即白虎加人参汤以花粉代知母,生山药代粳米,而又加鲜茅根也。花粉与知母,皆能清热,而花粉于清热之外又善解毒,山药与粳米皆能和胃,而山药于和胃之外又能滋肾。方中之义,用白虎汤以治外感实热,如此变通则兼能清其虚热解其疹毒,且又助以人参更可治证实脉虚之热,引以鲜茅根并可治温病下陷之热也。

【复诊】

将药煎服一剂,热退强半,烦躁亦大轻减,可安睡片时。至翌日过午,发热烦躁又如旧,脉象仍然无力,因将生石膏改用三两,潞参改用五钱,俾煎汤三盅,分三次温饮下。每饮一次,调入生鸡子黄一枚。服后其病亦见愈,旋又反复,且其大便一日两次,知此寒凉之药不可再服。乃此时愚恍然会悟,得治此证之的方矣。

【处方】

鲜白茅根(六两切碎)添凉水五盅,在炉上煎一沸,即将药罐离开炉眼,约隔三寸许,迟十分钟再煎一沸,又离开炉眼,再迟十分钟,视其茅根皆沉水底其汤即成。若茅根不沉水底,可再煎一沸,约可取清汤三盅,乘热顿饮之以得微汗方佳。

【效果】

此方如法服两剂,其病脱然愈矣。

【说明】

按此证其伏气之化热,固在三焦,而毒菌之传染,实先受于上焦,于斯毒热相并随上焦之如雾而弥漫于全身之脏腑经络不分界限。茅根凉而能散,又能通达经络脏腑无微不至。惟性甚平和,非多用不能奏效。是以一剂重用至六两,其凉散之力,能将脏腑经络间之毒热尽数排出(茅根能微汗利小便,皆其排出之道路),毒热清肃,烦躁自除矣。愚临证五十年,用白虎加人参汤时不知凡几,约皆随手奏效。今此证两次用之无效,而竟以鲜白茅根收其功,此非愚所素知,乃因一时会悟后则屡次用之皆效,故特详之以为治温疹者开一法门也。若其脉象洪滑甚实者,仍须重用石膏清之,或石膏、茅根并用亦可。又按白茅根必须用鲜者,且必如此煎法方效。但依之成功多用可至十两,少用亦须至四两,不然此证前两方中皆有茅根四钱未见效验,其宜多用可知矣。又药局中若无鲜者,可自向洼中剖之,随处皆有。若剖多不能一时皆用,以湿土埋之永久不坏。

『来源』盐山·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
ritabttrzun | 2014-9-5 12: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txjyl1952 | 2015-5-18 15: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服务员,给我一杯奶茶,多放点茶叶,少放点奶…
ihzwt | 2016-2-13 23:36:51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当不错,感谢无私分享精神!
druii | 2016-11-26 17: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坐沙发的
murl8415 | 2017-8-15 21:4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边撸边过
黎助炭 | 2018-5-17 15: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说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