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伟医案——热毒壅盛

[复制链接]
查看642 | 回复6 | 2012-8-29 16: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某,女,IO岁。
【初诊日期】  1 992年6月20日。
【现病史】  3天前发热,咽喉及左腮部疼痛,体温:38.8℃,咽充血,两侧扁桃体工度肿大,腮腺管口红肿,颌下腺肿约鸽蛋大小,左腮以耳垂为中心漫肿,轻压痛,心正常。拟诊为腮腺炎。予犀角化毒丸、板蓝根冲剂、对乙酸氨基酚(扑热息痛)、如意金黄散治疗,药后2天发热不退,体温在38. 5~39. 4℃之间波动,腮部肿痛更甚,同时双下肢出现绿豆大小紫癜,以小腿伸侧面多见,较密集,呈对称性分布,余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  WBC 6.4X 109/L,NO.48,LO.52,PLT 104X 109/L,出凝血时正常,尿检正常。大便隐血试验阴性。该患儿无药物过敏史,上药以往曾多次服真:。故可排除药疹,腮腺炎合并过敏性紫癜诊断成立,转中医治疗。
【刻诊】  患儿身热神倦,汗少,左腮部肿痛,咀嚼更甚,口淡不渴,纳少不馨。双下肢见较多绿豆大小之紫斑,小便微黄,大便正常,舌红绛偏干,苔黄厚腻,脉弦滑而数。
【诊断】  流行性腮腺炎(中医:痄腮)。
【辨证】  热毒壅盛。
【治法】  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方药】  普济消毒饮加减。生石膏(先煎)30g,生山栀子、黄芩、桔梗各6g,连翘、玄参、生地黄、牡丹皮、赤芍、僵蚕、柴胡各lOg,板蓝根、夏枯草各15g。日服2剂。
22日复诊:身热已平,腮肿不痛,颌下腺缩小,舌红润,苔黄厚腻未化。此乃暑湿之邪未化之象。予原方去生石膏、山栀子、生地黄、牡丹皮、赤芍,加藿香、佩兰、全兰瓜、焦山楂、神曲各lOg,日1剂,连服3天,腮肿消失,腻苔化尽,胃纳大增,诸5症皆愈。
【按语】  本案辨证属痄腮热毒壅盛证,治疗当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方选普济消毒饮加减。方中柴胡、黄芩清利少阳;栀子、连翘、板蓝根清热解毒;生石膏,膏清热泻火;梗、玄参清热利咽;僵蚕解毒通络;生地黄、牡丹皮、赤芍清热凉血;夏枯草软坚散。再加芳香化湿,消食化积治之,则腻苔得化后诸症皆愈。
[选自罗和古,曾令真,朱秋俊,等.儿科医案.沈志伟医案.北京:中国医蓑药科技出版社2004:729]
yongkang3214 | 2014-8-19 12: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下的跟上哈~
loavpca99 | 2015-5-6 03: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盲人协会真诚劝告您:千万不要酒后驾车。
尖爱情渗 | 2016-1-31 16: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骷髅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
ritabttrzun | 2016-11-13 21: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元芳你怎么看?
fcxmo | 2017-8-4 11: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都上班了, 咋人还是不多呢?
cvxdo | 2018-5-3 05: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底是不是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