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绍尧医案——脾经湿热

[复制链接]
查看857 | 回复6 | 2012-11-3 07: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木某,男,3岁(日本)。
【主诉】  皮疹反复发作3年,近日加重。
【现病史】  有“婴儿湿疹”病史,每年冬季反复发作加重,伴有“肠炎”,便或干结,曾内服抗过敏药物,外用“激素”类乳膏,能控制病情。纳可便调,夜寐不安。
【查体】  面颈、躯干、四肢红斑、丘疹,少量水疱,腋窝、肘内糜烂、流滋,结黄色痂片。苔薄黄腻,舌质红,脉细数。
【诊断】  婴儿湿疹(中医:奶癣)。
【辨证】  脾经湿热,湿热阻于肌肤。
【治法】  健脾和胃清热利湿。
【方药】  钱氏泻黄散合益黄散加减。山栀子、防风各6g,焦白术、焦扁豆各9g,山药、生薏苡仁各15g,藿香、木香各6g,陈皮9g,焦六曲15g,生甘草3g。
二诊(2005年1 1月18日):皮疹渐退,滋水已少,大便次数较多。检查:糜烂处已结痂;丘疹散在,脱屑增多,苔薄黄、舌质红,脉细数。乃热邪渐去,湿浊下注,治宜前方加利湿之品,酌加车前苴1 2g,猪芩9g,马齿苋12g。
三诊(2005年1 1月25日):皮疹大部分消退,大便日行二次,偏溏。检查:皮肤干燥,脱屑,苔薄舌红,脉细。湿热渐清,治宜调理,前方去山栀子,加用黄芩炭6g,防风炭9g。药后乃痊。
【按语】  脾失健运则湿浊内生,日久化热,外阻肌肤则发疹,下注肠道则腹泻,治需标本兼顾,乃有疗效。本病初用“泻黄散““参苓白术散”合方,意在前者清泻脾胃伏火,山栀苦寒泻热,防风升散脾火,乃“火郁发之”为君;白术、山药、扁豆、甘草健脾为臣;藿香、木香、陈皮、六曲和胃为佐使。泻脾不伤脾,和胃扶正气,驱邪解毒,不伤正气,治小儿之疾,尤为重要。
[选自宋瑜,马绍尧,李咏梅.马绍尧教授治疗婴儿湿疹的临床经验,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8(4):200]
ziqjyhSTR | 2014-8-24 03: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手云集 果断围观
fcxmo | 2015-5-8 01: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是个德鲁伊,他喜欢大自然,他喜欢一切花草树木…他最后因为车祸,成了一名植物人。
淘我乐khv | 2016-2-3 07: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帖比以前少很多啊。
yongkang3214 | 2016-11-16 14: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低调,低调!
Infuscups | 2017-8-7 21: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打死我也不说,你们还没使美人计呢!
bonefzy | 2018-5-7 02: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了啊,千万别谷歌一下,因为你会知道的太多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