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菊秀医案—— 湿热夹滞

[复制链接]
查看868 | 回复6 | 2013-1-25 02: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裴某,女,10岁。
【现病史】  发热3天c体温38~39℃,下痢脓血,黏冻,纳呆腹痛,里急后重,次数频多(日7~10余次,已服用西药呋喃唑酮及氯霉素等效不显,舌质红薔腻,脉数实。
【诊断】  痢疾(中医:下痢)。
【辨证】  湿热夹滞,内蕴肠胃。
【治法】  清热导滞,化浊和痢。
【方药】  :葛根、炒黄芩、白扁豆花、炒苦参、赤芍各6g,黄连3g,马齿苋、楂肉炭各9g,黄柏4.5g。3剂。
二诊:服药后身热已退,舌苔亦薄,痢次渐减,脓血尚有,胃气稍动,,欲进稀粥,但宿滞未消,再以清利消滞。
【方药】  黄连、川厚朴各2. 4g,广术香3g,白头翁、马齿苋、楂肉炭各9g,白扁豆花、赤芍、炒枳实各6g。3剂。
三诊:舌苔润,纳谷亦和,便日2次,脓血已无,粪色酱褐。再以清理肠胃,兼予化滞,此后胃和舌净使调,再扶脾胃而愈。
【按语】  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为治热痢之主方。凡下痢脓血或红多白少,臭秽迫人,里急后重,发热烦躁,脉滑实有力,舌质红苔黄腻,此为热痢主证,以上两方协同施治,既清热导滞,又和血行气,即刘河问所称“后重则宜下,腹痛则宜和,身重则除湿,脉弦则去风,行血则便脓自愈,和气则后重自除”。
[选自倪菊秀.小儿痢疾验案四则.上海中医药杂志,1 993,(2):22]
善尔纲 | 2014-8-25 18: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抢沙发的!哈哈
duxjb | 2015-5-11 06: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idhb8423 | 2016-2-6 05: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傅正在组织专项会议研究到底要清炖白骨精还是红烧。
Infuscups | 2016-11-17 22: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锄禾日当午,发帖真辛苦。谁知坛中餐,帖帖皆辛苦!
尹牟负 | 2017-8-10 22: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
xmwk2677 | 2018-5-8 19: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嫦娥裸奔追我三公里,我回头看一眼就算我流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