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以文医案——疫毒痢

[复制链接]
查看749 | 回复6 | 2008-8-31 23: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患儿,男,9岁。
【初诊日期】  1989年9月6日。【主诉】  发热半天,伴腹痛。
【现病史】  患儿突然高热、腹痛,随即出现神志昏迷,四肢抽搐,大便未行。
【查体】  体温41℃,精神差、面白,心(一)、双肺(一),腹软无阳性体征,旺1\侧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大便常规:WBC(++),RBC(+++)。
【诊断】  中毒性菌痢(中医:下痢)。
【辨证】  暴感暑热疫毒。
治法】  通因通用。
治疗:急予针刺“人中”穴,重刺激,“十宣”穴放血少许,同时肌内注射阿尼利定(安痛定)1.8ml,苯巴比妥(鲁米那),o.1ml,随后抽搐缓解,体温渐退,急服汤药1剂。
【方药】  大黄(后下)6g,黄连6g,厚朴6g,枳壳8g,白芍12g,甘草8g。水煎服。
服药后下利脓血5次,疫毒已有化机,高热见挫,腹痛随之减轻。次日,继服汤药原方,大黄改为3g,加槟榔6g,葛根1Og。连服3剂,诸证消失,病情告愈,饮食10天后,恢复健康,照常上学。
:【按语】  治疗痢疾以清热解毒,调血理气为主,此为千古治痢之定法。然中毒痢非同一般痢疾,因其病因是暴感暑热疫毒之邪所发,来势凶急,暑湿热邪,蕴伏肠胃,熏腐肠膜血络,阻滞气机。热深毒重,秘结肠内,邪热不得下达乃化热化久,内窜营分,热闭心包,引动肝风,即见抽搐、昏迷等实热内闭之证。若疫毒鸱张,正不胜邪,正气虚衰,阴阳不济,气血凝滞,发生内闭外脱之危证。若同时伴有便下脓血,里急后重者;邪毒尚有外泄之机,病情有转机之势,险证常可化夷。因此治疗本病首当使邪毒有出路,证见痢下,仍须通利。
前人有“痢无止法”经验,尤其在本病初起,当以祛邪为先,采用通因通用之法治疗,绝不可过早采取固涩之法,以防疫毒内陷。
中医学在治疗疾病中,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祛邪要有出路,使邪毒或从汗解或从二便排出,达到邪去病除之目的。中毒痢的邪毒当从大便排出为妥。古人有“六腑以通为用”的说法。“不通”非热结于内,即寒留于中,故非下不足以驱邪,通下乃有急解病侯之危的独特功效。世人畏泻药如虎,认为易伤正气,其实中医学的辨证治疗中,驱邪正是为了扶正,这一点在治疗小儿中毒性菌痢中尤为突出。
[选自张以文.运用“通因通用”法治疗小儿中毒痢.天津中医,1 994,11(4):30]
icmv7465 | 2014-5-31 15: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照这样的说啊,碰下运气也好。
fcxmo | 2015-2-3 08: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是个德鲁伊,他喜欢大自然,他喜欢一切花草树木…他最后因为车祸,成了一名植物人。
Cillquisk | 2015-11-24 07: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当不错,感谢无私分享精神!
tfup4642 | 2016-8-18 12: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候,我们对别人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cbfkq | 2017-5-19 12: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3_41:}默认的表情好少啊。楼主加油~
邵又珏 | 2018-2-11 04: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老皮肉松、干啥啥不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