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古今医案
›
治湿温,法施宣渗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治湿温,法施宣渗
[复制链接]
642
|
5
|
2007-10-22 06: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小儿湿温好发于长夏、初秋暑湿交蒸时令,证候特点是病势缠绵不易速解,病变中心在于脾胃。对此证的治疗,要善于把清宣散湿、淡渗利湿、健脾运湿有机地结合运用,以收祛湿健脾、脾旺胜湿之效。至于湿温变证的治疗,则另立他法。
例:潘某,女,6岁。面色灰滞,神情委顿。发热已6日未解,有汗热减,无汗热增。脘满不纳,泛恶欲呕。颈项、两腋及腹白痦累累,晶莹有水。腹胀,小便短黄。舌尖边干红、苔中根黄腻,指纹晦而不明。证属湿热蕴蒸气分,外露肌表,应清宣达邪,淡渗利湿,勿谓邪有外达之机而忽视宣透。
处方:青蒿4. 5克,炒黄芩4.5克,清水豆卷4.5克,晚蚕沙4,5克,茯苓6克,炒白扁豆6克,鲜石斛1 5克(先煎),六散9克(包)。2剂。兼饮苡仁炒米汤,每日4次或5次。
二诊:时有润汗,温温发热,白痦较前增多。药后自解溏便1次,小便较长,腻苔已化。原方去青蒿、豆卷,加炒栀子皮3克,炒冬瓜皮6克。2剂。
三诊:药后热退身凉,痦未再现,又得溏便1次。舌苔已退,小便清长,欲纳不多。湿热已清,法当调理脾胃。
处方:太子参6克,茯苓6克,炒白术6克,淮山药9克,炒薏苡仁9克,甘草2. 4克,陈皮3克,宣木瓜6克,建莲子:肉9克,炒谷芽9克,鲜荷叶1角。3剂。嘱以红枣苡米粥调之。
【按】小儿湿温发痦,其证缠绵难解,关键在于一个“温”字。本例在一、二两诊中,运用清宣、渗利二法。清宣,散发湿邪;渗利,疏导湿邪。三诊在热退瘩收之后,立即健脾和胃。始终致力于解决一个“湿”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loavpca99
|
2014-5-21 04: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刷牙我不管你,但是你告诉我,我的洗面奶哪里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fengfeng战
|
2015-1-12 22: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坚持就有希望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泉欣献
|
2015-11-2 10: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帮帮顶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rgoj7938
|
2016-5-29 20: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楼主您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Cillquisk
|
2017-2-11 20: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场云烟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医理探源
针道天下
owrfbk[k]9]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