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古今医案
›
外感积滞案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外感积滞案
[复制链接]
905
|
6
|
2011-9-25 18: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李幼,男。初病小有寒热,2日后但热不寒,热盛面赤,干呕心烦,气粗口干,渴欲饮水,饮入即吐,愈吐愈渴,旋饮旋吐,舌红,苔黄厚,指纹浮红。此外感积滞之证也。邪已由卫入气,与里滞交炽于内,治当清气泄热,消食化滞。
处方:生栀子壳4. 5克,连翘壳6克,川黄连1.5克,制半夏4. 5克,整枳壳9克(开水磨如糊状,冲服,头人煎),炒黍米6克,神曲9克,伏龙肝30克(煎汤代水)。
二诊:药后壮热已平,烦躁得安,呕吐获止。反见脘腹膜胀,下利黄水,此乃未尽之邪热与里滞搏结中焦而致。 “热结旁流”之象,非真通也,应予化滞通腑。
处方:茯苓9克,连翘6克,莱菔子3克,焦山楂9克,炒麦芽9克,陈皮3克,生大黄4. 5克(后入),玄明粉4.5克(冲),生甘草2.4克。
三诊:药后得大便2次,先硬后溏,中结已通,腠开汗泄,余热尽退,腹胀全消。予安胃和中法以善其后。
参苓白术丸45克。每服4. 5克,每日2次,开水化服。
【按】本例为气分热证夹有积滞的证候,用栀子壳、连翘清热解毒;半夏、黄连、伏龙肝降逆止呕; 神曲、黍米消食和胃;枳壳宽肠导滞。枳壳用磨,取其气味浑全, 消积之功胜。二诊热结下利, 一以“保和”消食化滞, 一以“调胃承气”泻积泄热。方虽用下,但属缓泻,不致有伤小儿胃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icmv7465
|
2014-7-26 16: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饿,饿,饿,屈原向天歌。白毛浮绿水,几度夕阳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fhrsq
|
2015-4-3 06: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俩农夫吹牛--“俺们农场的鸡,吃的都是茶叶,下的全是茶叶蛋”“有嘛啊,咱农场给鸡吃钱包,让它下荷包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ritabttrzun
|
2016-1-9 17:47:21
|
显示全部楼层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duxjb
|
2016-10-17 10: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气是拿你的错误来惩罚我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Gerardboom
|
2017-7-14 16: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用户楼主,楼主英明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murl8415
|
2018-4-15 17: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深秋的花蕾,在无尽的虚空下随风枯萎,片片飘落,如梦的碎片,那样的银白、轻盈,那样的娇艳、轻灵----纪念我的头皮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医外科
mbld3820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