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知识] 奇經八脈

[复制链接]
查看749 | 回复2 | 2014-5-15 15: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伍、奇經八脈--修行者之脈
凡夫身血氣方剛者,正經十二脈,五臟六腑均有一良好生機,身體情況旺盛,但奇經八脈較少浸及。依經絡學來說,一般均以內氣佈滿正經十二脈,有多餘之內氣,始絡溢入奇經八脈。而修行者內氣誘發起後,宜先行督脈(此點修淨土、修密者常反其道而行,易造成困擾),後連任脈再轉衝脈(任脈旁左右兩脈)。蓋因此階段過程,小腹胞中契機雖誘起,但真氣仍不具足,故宜局限在重要經絡上。
督脈之重要性在於循行時,能貫通入腦及連通心臟,此兩部位係修行者須先調伏的重點。蓋因內氣由腦戶穴入腦後,可開發出般若智慧;另內氣通過心臟,行者始能進入微細息相,達有漏、無漏禪者境界,行者在似有若無之呼吸間,才有能力使內氣遍滿全身。
修佛禪行者任、督、衝脈等通達後,內氣再及於其餘奇經與正經十二脈,內氣佈滿全身所有經絡,始會走入中脈(在身體正中央),由會陰穴起最後通達頂輪梵穴。此點與某些修世間禪者狀況不同,蓋因修世間禪者,均以兩眉間之輪外連,雖有些超能力,但因不能涉及行者腦內心、意、識之修證,故不能斷其根本見、思惑諸煩惱,不能得漏盡通,亦不能了脫生死。
修佛禪行者,用功較後階段,內氣由會陰穴起,通小腹胞中,經中脈過臍輪,破喉結過喉輪入腦,再破眉心內輪(不破時微細昏沉現起),達頭頂囟會穴下端。若有行者能再往外前進,即能達梵穴輪。若有真修大乘佛禪行者,能破色身,則心能從梵穴輪出離色身。依《楞嚴經》聖教言,若行者想陰滅盡,意生身起,他往無礙,成就無量幻化三昧。
一、奇經八脈名稱:
脈有奇常,十二經脈者常也,何謂之奇?奇者不拘於常,謂之奇也。蓋人之氣血常行於十二經脈,經脈滿溢,流入他經,別道而行,故名奇經。奇經有八,八脈總歌訣:「正經經外是奇經,八脈分司各有名,任脈衽前督於後,衝起會陰腎同行。陽蹻跟外膀胱別,陰起跟前隨少陰,陽維維絡諸陽脈,陰維維絡在諸陰。帶脈圍腰如束帶,不由常度號奇經。」
(一)沖脈: 十二陰陽經之海 起源於會陰穴,陰陽相貫,故任與督脈必相交,下交於會陰之間,上則交於唇之上下也。
(二)督脈: 手足三陽脈之海
(三)任脈: 手足三陰脈之海
(四)陽維: 主一身之表,起於諸陽之會。
(五)陰維: 主一身之裡,起於諸陰之會。
(六)陽蹻: 主一身足左右之陽。
(七)陰蹻: 主一身足左右之陰。
(八)帶脈: 總束十二經及其他奇經七脈。
明代《醫經小學》中奇經八脈歌云:
<p>督脈:督脈起自下極俞,並於脊裡上風府,過腦額鼻入斷交,為陽脈海都綱要。
ufSgK4 | 2016-2-19 17: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我已经对这个社区失望了,觉得这个社区没有前途了,心里充满了悲哀。但是看了你的这个帖子,又让我对社区产生了希望。是你让我的心里重新燃起希望之火,是你让我的心死灰复燃,是你拯救了我一颗拨凉拨凉的心!
cbz123 | 2019-7-22 17: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在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