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针道天下
›
泌尿系结石病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针灸治疗]
泌尿系结石病
[复制链接]
926
|
1
|
2014-5-15 16: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tr][td]【概述】[/td][/tr][tr][td] 泌尿系结石病(以下简称尿石病),为泌尿系常见病之一。可发生于泌尿系统任何部位,但多原发于肾脏。其临床表现为发病突然,剧烈腰痛,疼痛多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并沿输尿管向髂窝、会阴及阴囊等处放射;出现血尿或脓尿,排尿困难或尿流中断等。
针灸治疗本病,五十年代末始见于报道。六十年代也有一些临床资料,以治疗输尿管和膀胱结石多见。近十余年来,采用各种不同的穴位刺激之法治疗不同部位的尿石,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就目前情况而言,针灸不仅能解除结石所致的泌尿系绞痛,还能促使一些小型结石排出。以往认为,在内服中药的基础上配合针刺、电兴奋及解痉药物等,可提高排石率,但最近不少单位单用针灸或以针灸为主,同样具有较好的疗效。据用各种不同穴位刺激法治疗的1043例病人统计,其总有效率为72.93~95%,排石率在50~65.3%之间[1~5]。
关于针刺排尿石的机理,不少实验表明,针刺可命名输尿管蠕动波幅增大,尿流量增大,有利于促进结石下移。
[/td][/tr][tr][td]【治疗】[/td][/tr][tr][td]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肾俞、关元、阴陵泉。
配穴: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交信、大横、腹结、中极、环跳。
(二)治法
药液:10%葡萄糖注射液。
主穴每次必取,配穴据症酌加。如少腹痛引睾丸及大腿内侧加交信;绞痛发作,腰胁相引,剧痛加阳陵泉和环跳;小便困难、尿血加三阴交;小腹胀满、尿来中断加中极;乾呕腹胀加足三里;绕脐痛加腹结、大横。进针后略加提插捻转,待得气感应明显后,每穴注入药液2~8毫升。每日或隔日1次,3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疗效标准:1、痊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结石排出体外,或拍片复查为阴性者;2、有效:症状基本改善,部份结石排出体外(一个结石分散排出部份,或两个结石排出一个)或拍片复查结石移2厘米者;3、无效:经治疗两疗程(60次)后,症状虽有改善,但拍片位置未见下移,结石未见排出者。
共治805例,治愈494例(61.37%),有效93例(11.55%),总有效率72.92%。认为:本法治疗范围可至直径1.7厘米左右、横径小于1厘米的结石,对肾区结石疗效亦好(治愈率达44.12%)[3]。
电针
(一)取穴
肾结石
主穴:肾俞(阴极)、关元、阴陵泉(阳极)。
配穴:京门、膀胱俞、照海、天枢。
输尿管结石
主穴:中上段:肾俞(阴极)、膀胱俞(阳极);下段:肾俞(阳极)、水道(阴极)。
配穴:中上段:气海、三焦俞;下段:次 、中极。
膀胱尿道结石
主穴:关元、中极(阴极)、水道、三阴交(阳极)。
配穴:交信、腹结、内关。
(二)治法
腹背部穴均取患侧,每次取主穴2穴,据症情酌选配穴。主穴以电针刺激,进针得气后,作提插捻转,以提插为主,得气感传宜至患侧肾区或少腹部,然后接通G6805电针仪,以断续或疏密波交替,输出电流强度按病人耐受力而定。配穴以毫针刺,施提插加捻转之中强刺激,亦宜尽量激发气至病所。均留针40分钟,疼痛发作甚者可延长至1小时。体针于留针期间行针2~3次。
(三)疗效评价
治疗83例,按上述标准,总有效率平均为73.0%。认为结石部位在输尿管中下段的,横径小于1厘米,外形光滑,尿道无畸形,患侧肾功能好者,排石效果较好,且治疗时机最好选择在结石活动期[4,5]。
耳穴压丸
(一)取穴
主穴:肾、输尿管、三焦、膀胱、耳迷根、皮质下、神门。
配穴:肝、脾、交感、腰椎、内分泌。
(二)治法
每次选3~5穴,贴一侧耳,以主穴为主,酌加配穴。将王不留行子或磁珠(380高斯磁场强度)置于7×7mm小方胶布上,贴在所选穴;亦可先以耳穴电疗仪作电刺激后再贴敷。每日嘱患者自行按压3~4次,每次每穴3分钟左右。3日换贴一次,二耳交替 轮用。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118例,结果痊愈41例,显效38例,有效21例,无效18例,其总有效率为84.8%[8~10]。
体针加耳针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肾俞、阴陵泉、京门、气海、中极、归来(均为体穴);2、肾、输尿管、膀胱、尿道、交感、三焦(均为耳穴)。
配穴:痛剧加神门、耳迷根(均为耳穴)。
(二)治法
每次主穴均用,据症加配穴。先取俯卧位刺肾俞、京门,平补平泻,留针15~30分钟;继取仰卧位,针气海、中极、归来,阴陵泉,泻法,留针15~30分钟。均10分钟捻转1次。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针后,加用耳穴,用埋针法,以揿针型皮内针刺入,胶布固定。每刺埋1侧,两耳轮换,2日换针1次。并嘱患者每日自行压迫耳部埋针3~4次,每次每穴1分钟。
(三)疗效评价
共治58例,有肾绞痛33例,治后痛止者27例,痛减者6例;有血尿、尿急及余沥未尽者44例,结果针后痊愈者28例,改善者16例,有积水8例,针后6例消失;结后排出或X光片示消失者52例[11]。
体针加中药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肾俞、京门、阴陵泉、中极;2、太溪、飞扬、三阴交、膀胱俞。
配穴:肾绞痛加涌泉、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压痛点。
(二)治法
每次取主穴一组,可交替使用,亦可仅用一组。第1组每次选2~3穴,均为患侧,令病人取屈膝卧位,患侧在上,针剌肾俞要求向京门透剌,中极、京门穴针感向会阴放射,均强刺激,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第2组每次选3~4穴,针刺得气后,行迎随补泻法,太溪补,余穴泻,留针30~60分钟,每隔6~7分钟行针1次。配穴亦用泻法。每日1~2次。
配合服中药:金钱草50克、冬葵子18克、石苇12克、滑石15克、川断12克、白术12克、鳖甲15克、王不留行12克、生蒲黄10克、胡桃肉10克、琥珀末3克、车前草12克。瘀血加三棱、莪术各9克,湿热加木通。每日1剂,以3碗水浸药,煎半小时,取汁1碗,温服。
(三)疗效评价
共治281例,排石率在73.4~97.5%[6,7,13]。
【主要参考文献】
[1]解放军169医院三外科。电兴奋配合“总攻”治疗肾下盏结石42例。新医药学杂志 1978;(9):46。
[2]锦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电极板总攻疗法治疗输尿管结石。全国第一次尿石病会议资料,1979。
[3]朱忠义。穴位注射治疗泌尿系结石病——805例临床疗效观察。中国针灸 1983;3(5):1。
[4]邱茂良,等。针灸治疗54例泌尿系结石的临床观察。江西中医药 1983;(3):41。
[5]赵玉美。针刺为主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探讨。中国针灸 1981;1(1):10。
[6]江有源,等。针药结合治疗尿路结石118例临床报道。中国针灸 1987;7(1):5。
[7]杨丁林。针药并用治疗泌尿系结石83例。中国针灸 1985;5(5):14。
[8]来心平。耳穴压丸治疗尿路结石。四川中医 1988;6(10):21。
[9]陈立。耳压治疗泌尿系结石34例临床小结。江苏中医 1988;9(12):24。
[10]王志英,等。耳压法治疗尿石症68例。山东中医杂志 1989;8(3):15。
[12]袁明经。针刺治疗泌尿系结石58例疗效观察。针灸学报 1989;5(1):20。
[13]罗玳红。针剌配合中药治疗肾石症临床观察。中国针灸 1997;17(4):225。
[/td][/t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druii
|
2016-3-15 23: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光说不练假把势、真材实料真功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美容之声
尊生保健
中药方剂
中医妇科
owrfbk[k]9]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