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针道天下
›
乳腺增生病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针灸治疗]
乳腺增生病
[复制链接]
895
|
1
|
2014-5-15 16: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tr][td]【概述】[/td][/tr][tr][td] 乳腺增生病,也称乳房囊性增生病。是一种乳腺间质良性增生性疾病,以周期性加重的乳房胀痛和多发性乳房肿块为主要临床特点。常发生或加重于月经前期。本病为妇女多发病之一,常见于25~40岁之间。本病确切病因不明,可能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现代西医学多采用雄激素或手术治疗,尚无特效疗法。鉴于本病病人少数可能发生癌变(约2~3%),我国于1978年已其列入癌前病变之一,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现代用针灸治疗乳腺增生,首见于50年代后期[1],采用火针之法,疗效明显。以后报道不多。从70年代末起,本病的治疗才逐渐引起针灸界的重视。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陕西中医学院,近二十年来一直从事本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国内其他单位也开展了体针、耳针、穴位冷冻针灸、穴位微波法及穴位激光照射等法治疗本病。通过将针刺组与豆提物组(具有提高机体免疫作用)、西药组比较,发现针刺组疗效显著高于其他两组[2],而有人用穴位冷冻组与普通针组、中药组比较,又观察到以冷冻穴位组效果为佳[3]。另外,针灸对男性乳腺增生也有较好疗效[4]。目前,本病的针灸有效率在90%以上,且有一定远期效果。
机理研究,近10余年来做的工作也不少。包括动物试验在内的各项研究结果初步表明,针刺可能是通过调整人体内性激素的分泌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达到治疗目的[5]。最近的工作进一步证实,针剌主要调整紊乱了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内分泌功能,从而抑制增生细胞的复制,减慢细胞增殖速度,以使增生的乳腺细胞恢复正常[15]。
[/td][/tr][tr][td]【治疗】[/td][/tr][tr][td]
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乳房肿块(下同)。
(二)治法
患者取仰卧位,暴露患部,以龙胆紫药水在阿是穴上作好标记。用氦氖激光针灸仪作垂直照射,输出功率5~7毫伏,光斑直径1.5~10.0毫米,照射距离为10~20厘米。如肿块体积较大,可用散光镜头照射或分区照射。每次照射20分钟。如分区照射,每区照射5~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为3~5天。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治疗50例,治愈4例(88.0%),显效2例(4.0%),有效3例(6.0%),无效1例(2.0%),总有效率为98.0%[9]。
体针
(
之一
)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屋翳、足三里、膻中、合谷;2、天宗、肩井、肝俞、乳根。
配穴:分2组。1、减合谷,加太冲、侠溪、膈俞、期门;2、减肝俞,加脾俞、三阴交、足三里。
(二)治法
每次取主穴1组,交替轮用;据症酌加配穴。操作法为:屋翳穴针刺呈25度角,向外刺入1.5寸,膻中穴向下平刺1.5寸,肩井穴针尖向前平刺1寸,天宗穴针尖呈25度角向外下方刺入1.5寸,均以得气为度。其他穴位按腧穴一般操作法。获得针感后,用提插结合小捻转手法,用泻法及平补平泻法。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用同一手法行针2次。每日或隔日1次,10~14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经期一般停针。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痊愈:乳房疼痛及肿块消失;显效:经前、生气及劳累后,乳痛较治疗前明显减轻,体积缩小一半以上,压痛轻微;有效:经前、生气、劳累后乳痛减轻,肿块变软,体积缩小但不到一半,有压痛;无效:症状与体征同治疗前。
共治622例,其中痊愈271例(43.6%),显效181(29.61%),有效133例(21.4%),无效37(5.9%)。其总有效率为94.1%(6~8),对不予任何治疗的80例,观察其自愈情况,结果显效2例(2.5%),有效6例(7.5%),无效72例(90.0%),有效率仅为10.0%[6],表明针灸疗效是确切的。另外还对86例和66例人观察1~3年的远期效果,分虽有效率为81.4%和92.4%,证实针灸尚有较好的远期疗效[5]。
耳针
(一)取穴
主穴:乳腺、内分泌。
配穴:神门、交感、皮质下、子宫。
乳腺穴位置:对耳轮部,与屏上切迹同一水平处(即胸穴)下方。
(二)治法
主穴皆取,配穴酌加。病变在单侧者,针1侧耳,两耳交替;病变在双侧者,两耳均取。耳穴探得敏感点后,即速刺入,待有胀痛等得气感后留针。留针时间2~3小时。亦可用耳穴压丸法,即以王不留行子贴压上述穴位,每日按压3~4次,每次4~5分钟。针剌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耳压于月经前15日开始治疗,每隔3日换贴1次,连续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一般要1~4个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53例。结果痊愈26例,有效18例,无效9例,其总有效率为83%[11,12]。
穴位微波疗法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乳根、阳陵泉;2、膺窗、膻中。
配穴:丰隆、足三里、血海、膈俞。
(二)治法
每次取主穴1组,酌加配穴1个。用微波针灸仪进行治疗。治疗时将无针幅射器放于所取穴位上,调整调节器幅度。使患者有温热针感为度,一般为20~25伏。开始治疗时,每穴20分钟,症状减轻后每穴15分钟,每日1次,20次为一疗程,停治5~7天再继续下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53例,痊愈25例(47.2%),显效13例(24.5%),有效12例(22.6%),无效3例(5.7%),总有效率为94.3%[10]。
艾灸
(一)取穴
主穴:乳中(患侧)、足三里。
配穴:太冲、气海、太溪。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效不显时加配穴。用艾条灸,每次灸20~40分钟。肝郁气滞者,以患者感局部舒适为宜,灸时可略短;冲任不调者,火力要足,灸时要长,灸后患者感胸内发热及下肢有热困感为佳。每日灸治1次,10次为一疗程。停灸3日,继续下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本法用于治疗男性乳腺增生病。共治25例,痊愈13例(52.0%),显效6例(24.0%),有效4例(16%),无效2例(8.0%),总有效率为92.0%[4]。
穴位冷冻
(一)取穴
主穴:膻中、乳根、阿是穴。
(二)治法
采用电子冷冻增热针灸治疗仪治疗。上述穴均取。针刺手法为平补平泻,灸柄温度在-10℃~-20℃之间,留针15~20分钟。每日1次,6~12天为一疗程,停治3~5天再针灸。
(三)疗效评价
共治30例,以前述标准评定:治愈25例(83.4%),显效3例(10.0%),有效1例(3.3%),无效1例(3.3%),总有效率为96.7%。与普通针刺和服中药组比较,有效率以穴位冷冻针灸为高[3]。
电针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屋翳、膻中、合谷;2、天宗、肩井、肝俞。
配穴:太冲、太溪、足三里、气海、三阴交、乳根。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二组穴位交替选用;据症酌加配穴。屋翳穴针体呈15度向外平刺1.5寸,膻中穴向下平刺1寸,肩井穴从后向前平刺1.5寸,天宗穴向外下方平刺1.5寸,其他穴位均按常规刺法进行。针刺得气后接通电针仪,选连续波,频率60次/秒,电量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次通电20~30分。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月经期停止治疗。
(三)疗效评价
以本法共治260例,痊愈167例,显效47例,有效4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81%[13]。
体针
(
之二
)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常规消毒穴区,取28~30号毫针5根,先在肿块中央剌1针,与皮肤垂直,以剌到中心为宜。其余4根针用围剌法与皮肤呈45度角向病灶中心斜剌。其围剌顺序为:将肿块视作园形,分为12个点。第1次剌3、6、9、12四点,第2次剌2、5、8、11四点,第3次剌1、4、7、10四点,第4~6次与第1~3次相同。每次针剌时应稍避开上次针孔,针孔排列成园形。针剌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天。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133例,治愈130例,有效3例,有效率100%。随访2年,23例复发,用本法治疗仍然有效[14]。
【主要参考文献】
[1]肖少卿。火针治愈乳痰与乳癖的经验介绍。上海中医药杂志 1958;(5):22。
[2]郭诚杰,等。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及免疫学观察,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一),1979:64,北京。
[3]侯升魁,等。冷冻针灸治疗妇女乳腺增生90例疗效观察。中国针灸 1984;4(5):15。
[4]郑少祥。灸法治疗男性乳腺增生25例 上海针灸杂志 1987;(3):30。
[5]郭诚杰,等。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的近远期疗效观察及机理探讨。中医杂志 1987;28(3):47。
[6]郭诚杰。针刺治疗乳腺增生500例疗效观察。中国针灸 1986;6(4):2。
[7]袁 硕,等。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110例疗效分析。中医杂志 1983;24(8):57。
[8]赵怀儒。针灸治疗乳腺增生12例疗效观察。河北中医 1983;(4):48。
[9]盖静玉。氦氖激光治疗乳腺增生50例。中华理疗杂志 1985;8(3):192。
[10]袁 硕,等。微波针灸治疗乳腺增生53例疗效观察。中医杂志1987;28(6):55。
[11]颜美萱。耳针治疗乳腺增生症18例疗效观察。新医药学杂志 1979;(4):44。
[12]沈志忠。耳压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病35例。江苏中医 1989;10(8):31。
[13]郭英民,等。电针治疗乳腺增生260例疗效观察。中国针灸 1992;12(6):13。
[14]王喜宽。围剌法治疗乳腺增生133例 中国针灸 1997;17(11):697。
[15]冀 平,等。针剌对乳腺纤维性囊肿患者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周期节律的影晌。 中国针灸 1998;18(3):137。
[/td][/t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ipdjb
|
2016-3-21 06: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股票)死了都不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尊生保健
中药方剂
美容之声
中医妇科
hslk4023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