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针道天下
›
输液输血反应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针灸治疗]
输液输血反应
[复制链接]
916
|
1
|
2014-5-15 16: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tr][td]【概述】[/td][/tr][tr][td] 输液输血反应中较为常见而严重的是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发热反应往往发生于输液输血后1~2小时,突然寒颤、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甚至谵妄昏迷。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搔痒,出现局限性或广泛性荨麻疹,或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支气管痉挛,严重者可导致过敏性休克。
针灸防治输液输血反应,较早的报道见于七十年代初。总的看,方法上以耳针为主,因为它更适应于临床;防治上,则重预防,特别是预防发热反应的文章居多。十余年来的工作表明,针灸防治输液输血反应有明显效果。经临床设对照组观察,与预防组对照,未加针刺预防者,其发热或过敏反应率大大增加;与药物治疗组相比,耳针治疗后,反应程度的减轻,反应时间的缩短等都更为明显。所以,近年编著的《外科学》(黄家驷等主编),已将耳针法预防发热反应收入。
[/td][/tr][tr][td]【治疗】[/td][/tr][tr][td]
耳针
(一)取穴
主穴:神门、肾上腺、肺。
配穴:发热反应:交感、皮质下;过敏反应:内分泌、风溪;曲池、血海(体穴)。
(二)防治法
主穴必取,根据反应的不同加配1~2个配穴。预防仅用耳穴,治疗可酌加体穴。如作治疗,以毫针刺为主,持续捻转,强刺激,至反应缓解后,留针30分钟,并作间断捻针;体针采用泻法,留针时间同上。如作预防,宜用王不留行子或剪成小立方体的火柴棒贴耳穴,在输液或输血前10~15分钟,行压丸刺激5~15分钟(可间断按压),至受血(液)者半边头部产生酸麻或重胀感,耳廓潮红发热时,即可输液或输血。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为主防治输液输血反应960余例(次),其总有效率为95%~99%[1~8]。
体针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中冲、合谷;2、大椎。
配穴:发热加少商、商阳;头额痛加印堂;头项痛加列缺;胸闷恶心加内关、足三里。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一组,如效不显时可据症加配穴。以5分毫针刺中冲,轻者留针2~15分钟,重者挑刺放血1~2滴,2寸毫针直刺合谷,平补平泻强刺激,留针5~10分钟。配穴少商、商阳及印堂宜点刺放血,余穴针刺后平补平泻,留针2~10分钟。大椎用1寸毫针向上斜刺0.5寸左右,强刺激捻转,留 针10分钟,如在寒战发热一出现即行针刺,效果更好。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治疗输液反应19例,结果,痊愈(针刺后症状在30分钟内完全消失)15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9.5%[9,11]。
艾灸
(一)取穴
主穴:命门。
(二)治法
当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发冷、寒战时即艾灸命门穴。方法为医者手持艾卷在该穴周围5厘米处旋转,以有灼热感而不烫伤局部为宜,灸2~3分钟,最多不超过10分钟。在此同时,减慢输液速度至每分钟70~40滴,全身反应严重者停止输液。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45例,疗效观察以5分钟为限,结果,显效(体温在37.5℃以下,全部症状消失)45例,有效(体温不超过38℃,主要症状消失)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4%[10]。
【主要参考文献】
[1]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针预防和治疗输血反应。新医药通讯 1971;(2):18。
[2]秦 智。耳针预防输血反应的体会。护理杂志 1979;(5):223。
[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9医院一内、二内科护理小组。用火柴棒压迫耳穴预防输血反应。新中医 1975;(3):43。
[4]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7医院。压迫耳穴预防输血发热反应。新医药学杂志 1977;(5):20。
[5]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内科护理小组。耳针预防输血反应。新医药学杂志 1977;(2):27。
[6]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血液病组。耳针防治输血反应。新中医 1978;(4):42。
[7]张桂明。耳针治疗输液反应。浙江中医杂志 1983;18(9):415。
[8]田笑荣。耳针治疗精神紧张输血输液反应。湖南医学杂志 1983;(2):62。
[9]赵斌。针刺治疗输液反应19例。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9;9(7):436。
[10]甄俊岩,等。艾灸命门治疗输液发热反应54例。中国针灸 1992;12(5):12。
[11]郭如兰。针刺大椎治疗输液反应。四川中医 1990;8(11)48。
[/td][/t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ihzwt
|
2016-3-22 06: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告位,,坐下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美容之声
尊生保健
中药方剂
中医妇科
Infuscups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