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针道天下
›
不孕症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针灸治疗]
不孕症
[复制链接]
900
|
2
|
2010-3-8 06: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tr][td]【概述】[/td][/tr][tr][td] 凡夫妇同居2年以上未避孕而未能怀孕者,称为不孕症。其中,从未受孕者称原发性不孕,曾有生育或流产又连续2年以上不孕者,称继发性不孕症。造成不孕的原因,有男方因素(性功能障碍,精液异常等),但以女方因素为主。包括排卵障碍,以及输卵管、子宫、子宫颈因素等。其中排卵障碍,系各种因素引起卵巢功能紊乱导致的无排卵,为针灸治疗的主要对象。
现代报道对针灸治疗不孕症的资料,早见于20年代[1]。至50年代,日本学者也发表灸治不孕的文章,并译入我国[2]。但以后这方面工作开展很少。直到80年代,不仅重新引起重视,而且有了较深入的发展。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从传统中医学理论出发,辨证施治,国内国外都有人在做,颇有成效;另一方面则是从现代西医学的角度,用针灸方法促进排卵达到受孕。穴位刺激方法,除针刺外,尚采用电针、埋线、穴位激光照射及微波针灸等。
在针灸治疗不孕症的机理研究上,目前做了一些初步的但很在意义的工作。如发现电针排卵与手部皮肤温度变化有一定关系,手指掌心皮肤温度低经电针后可上升的患者,排卵率显著增高[3]。还观察到,当出现LH排卵峰时,三阴交等穴位电阻往往增加,而给予口服雌激素,则使穴位电阻降低[4]。表明穴位电阻与体内性激素变化有关。
[/td][/tr][tr][td]【治疗】[/td][/tr][tr][td]
体针
(一)取穴
主穴:子宫、中极。
配穴:根据临床分型辨证取穴,共分三型。肾虚型加肾俞、命门、关元、气海、然谷、三阴交、血海、照海;肝郁型加三阴交、照海、血海、太冲;痰湿型加脾俞、胞宫、曲骨、商丘、丰隆、关元、足三里、中脘。
(二)治法
均用毫针刺法,在月经干净后进行治疗,每天一次,进针得气后肾虚型用补,肝郁型和痰湿型均用泻法。连续针刺15次为一疗程。并配合中药汤剂内服。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显效:治疗一疗程怀孕并生育者;有效:怀孕后因故流产未能生育者;无效:症状及体征同治疗前。
共治疗314例,结果显效207例,占65.92%;有效86例,占27.39%;无效21例,占6.69%。总有效率为93.31%[13]。
电针
(一)取穴
主穴:三阴交、中极、子宫、关元。
配穴:大赫、血海、地机、足三里。
(二)治法
每次取主穴2~3穴,配穴1~2穴。于两次月经中间连针3天,或在月经周期第12至14天开始(闭经者,在气腹造影或腹腔镜检查完毕后1个月),亦为每日1次,连针3天。进针后,先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用中等强度刺激半分钟,腹部穴要求针感向外生殖器放射。即通以电针仪,连续波,频率为60~120/分;或用疏密波,频率为16~18次。电流强度小于5毫安,或以病人感舒适为度。留针1小时。以电针2~7个周期为一疗程。如效不显,再继续下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179例,排卵141例(内受孕59例)(78.8%),无排卵38例(21.2%),有效率为78.8%。其中96例中,受孕率为61.5%[7~9]。
综合法
(一)取穴
主穴:关元、子宫、秩边、水道。
配穴:内分泌、卵巢、肾上腺、缘中、三焦(耳穴)。
子宫穴位置:脐下4寸旁开3寸。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每次选2~3穴,酌加配穴。其中耳穴,采用埋针法,每周2次,每次1侧穴。在初诊时用腹部穴,二诊时用背部穴,可交替运用。体针于施手法后接通脉冲电针仪,频率为60次/分,电流强度以可耐受为度,通电时间据症情5~20分钟不等。开始每日1次,连续3次后,可改为每周2~3次,10~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106例不孕症,在资料统计时,已有46例(43.4%)生育,18例(17.0%)怀孕,治愈率为60.4%(5,6)。
穴位埋植
(一)取穴
主穴:三阴交。
(二)治法
一般病人于月经净后3~7天进行治疗,闭经患者则在确诊不排卵后开始。每次取双侧三阴交,用注线法作穴位埋植。以2厘米长之0号肠线,塞入腰穿针针孔内。穴位消毒局麻后,腰穿针垂直刺入,待得气后,将羊肠线注入穴内。针眼贴以消毒敷料。埋线后,基础体温双相而显示黄体功能不足者,于下次月经后,肌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素(HCG)1000单位,每周2次。基础体温上升后,每日肌注1000单位,共2天,以维持黄体功能。埋植1次无效者,可于1个月后,待穴区肠线全部吸收后,再埋植。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24例,其中18例出现排卵(75.0%)内有16例受孕(占全部患者的66.7%),6例无效(25.0%)[10]。
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气海、关元。
配穴:大赫、气穴、水道、归来、子宫。
(二)治法
主穴为主,酌加配穴。每次选4~5穴,均取患侧。以氦氖激光治疗仪照射,光纤末端输出功率为5毫瓦,光斑直径2毫米,每日照射5分钟,每日1次,于月经干净3~5日后照射,与月经同期同步,15~20日为一疗程。须治1~3个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43例输卵管炎性不孕症患者,痊愈14例,显效2例,有效27例,有效率达100%。其效果优于中西药物治疗组[11]。
微波针
(一)取穴
主穴:归来。
配穴:中极、关元、子宫。
(二)治法
主穴必取,加1~2个配穴,须能配对成双。以28号2~3寸毫针针剌得气后,套上线圈,接通微波针灸仪,电量开至25~28V,留针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1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天。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94例,结果痊愈64例(均受孕成功),有效28例, 无效2例,总有效率98%[12]。
【主要参考文献】
[1]李英才。针灸关元诸穴可受胎。山西医药杂志 1924;(24):19。
[2]深谷瑞甫(李今之译)。不妊症的灸疗方法。现代针灸 1954;(4):23。
[3]俞 瑾,等。电针排卵和手部皮肤温度变化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6;6(12):720。
[4]周世璋,等。排卵前后三阴交等穴电阻值的变化及雌激素对穴位电阻的影响。中国针灸 1986;6(3):25。
[5]杨挺宇。针刺治疗不孕症50例的体会。北京中医 1987;(4):33。
[6]李复峰,等。国外针灸经验。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6:137。
[7]钟孔美。针刺结合中药治疗不排卵50例小结。江西中医 1981;(4):32。
[8]杨钟英。针刺治疗原发性不孕症。江西中医药 1986;(5):40。
_ [9]严明,等。电针促排卵83例临床疗效分析。中国针灸 1997;17(11):651。
[10]陈德永。三阴交埋线促排卵初步报道。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4;4(9):521。
[11]蒋征荣。氦-氖激光穴位照射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43例。中华理疗杂志 1987;10(3):157。
[12]刘胜,等。微波治疗不孕94例。上海针灸杂志 1997;16(4):14。
[13]郭向勤。针药并用治疗不孕症314例总结。中国针灸 1995;15(1):15。
[/td][/t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owrfbk[k]9]
|
2014-8-7 00: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医保和寿险的,天黑后不要见义勇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dj1qc9zw
|
2016-6-25 12: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有此事???得待考验,有实践得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尊生保健
中药方剂
中医妇科
wjdz1160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