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针道天下
›
色觉障碍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针灸治疗]
色觉障碍
[复制链接]
828
|
2
|
2013-9-2 05:30:2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tr][td]【概述】[/td][/tr][tr][td] 色觉障碍,分色盲和色弱二类,色盲是缺乏或完全没有辨色能力,色弱为辨色力不足。色盲包括红色盲、绿色盲及蓝色盲、全色盲。后两种少见,色弱也包括红、绿、蓝色弱,亦以前两种常见。导致色觉障碍的原因,有先天性的,也有后天的。其中常见的红绿色觉障碍,是一种连锁隐性遗传病。现代西医学对色觉障碍尚无有效的疗法。
针灸治疗视物易色者,古代医学著作中未载。现代治疗色觉障碍的最早报道,见于1959年[1],之后,就不断有临床文章出现,包括百例以上的病例分析,并开始探索一些有效的新穴。至70年代,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对照观察,发现针刺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针灸效果是肯定的。近10年来,在穴位刺激方法有较多的尝试,除体针、电针外,耳针、头针、声电针、光针以及穴位注射等,都有较好的效果。与此同时,日本、美国、西德等国也陆续有文章发表,用针灸为主,所选穴位亦和我国相似。综合国内外的情况,针刺及其变革疗法对常见的红绿色盲或色弱都有较好的效果,色弱疗效更优于色盲,对全色盲的效果较差。目前,由于各地所定的疗效标准不一致,加之采用穴位刺激方法有别,所报告的近期疗效差别较大,在52%到100%之间。远期疗效尚不够理想,但对于疗效不巩固者,再予针灸,仍可减轻。
[/td][/tr][tr][td]【治疗】[/td][/tr][tr][td]
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瞳子髎、睛明、丝竹空、攒竹、天牖。
配穴:足三里、合谷。
(二)治法
每次选主穴2~3穴,配穴1穴。以氦氖激光器进行穴位照射。波长为6328埃,功率40毫瓦,电流量15毫伏。每穴照射5分钟。每日1次,20次为一疗程。如疗效不佳,继续照射,不间歇。
(三)疗效评价
共治21例,近期痊愈10例(47.6%),显效3例(14.3%),有效5例(23.8%),无效3例(14.3%),总有效率为85.7%[10]。
体针
(一)取穴
主穴:天牖、风池、瞳子髎、攒竹、睛明、臂臑、四白、承泣。
配穴:丝竹空、阳白、合谷、足三里、鱼腰。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2~3个,配穴1~2个。可轮流选用。眼区穴,用30号毫针,缓慢深刺1~1.5寸,直至眼球有明显的胀感。风池穴向同侧眼 外眦方向进针,促使针感向前额或眼区放射,不留针。余穴直刺至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尽量使针感向头、眼方向放射。留针15~20分钟。每隔5分钟,眼区穴位轻刮针柄20次,余穴运针1次。如条件许可,针后可嘱病人静坐或静卧1小时,闭目体会眼部感觉。第一疗程,每日1次,共10次,间隔3~7天后,行第二疗程,改为隔日1次。尚可配合服用杞菊地黄丸,每日2次,每次9g。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近期痊愈:能识《色盲检查图》(俞自萍编)所有版面的图示,自然光下10秒钟内读出每个版面图字和颜色,并能准确描绘。显效:有1~5个版面图或字识别不清。好转:有6个以上版面图或字认辨不清,但较治前改善;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共治904例,其中804例按上述标准评定,近期痊愈429例(53.4%),显效137例(17.0%),有效218例(27.1%),无效20例(2.5%),总有效率为97.5%。在近愈病例上,红绿色弱明显优于红绿色盲[2~5]。另100例,总有效率亦为98%[12].
电针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睛明、丝竹空、瞳子髎、上关;2、球后、攒竹、翳明、阳白。
配穴:天牖、鱼腰、太阳、风池、合谷、臂臑、足三里、足光明。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1组,选2~3穴,2组交替。配穴1~2穴,轮流选用。进针得气后,眼区及邻近穴,用平补平泻;四肢穴位用补法。针眼区穴时,要求针感能达到眼球。施手法0.5~1分钟后,接通电针仪,用断续波,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日。
(三)疗效评价
以电针法共治381例,近期痊愈205例(53.8%),显效84例(22.0%),有效80例(21.0%),无效12例(3.2%),总有效率为96.8%[7,8]。
穴位注射加电针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球后;2、上明、下睛明、健明、增明1、增明2。
配穴:合谷、足三里、足光明、瞳子髎。
上明穴位置:眉弓中点,眶上缘下。
健明穴位置:睛明穴上5分。
增明1穴位置:上明穴内侧旁开2分。
增明2穴位置:上明穴外侧旁开2分。
(二)治法
药液:维生素B12注射液。
每次取主穴1组。第1组穴为穴位注射,第2组穴则为电针。其操作如下:以4号注射针头吸入药液,刺入球后穴,缓缓送针至眼球有酸胀,推入维生素B12,开始每穴0.5毫升(含量为100微克/毫升)。如效欠佳,可增加浓度和注射量,每次最大量为1毫升500微克。电针法为:取主穴2对,配穴1对。针刺得气后,接通电针仪,脉冲连续波,频率为16~20次/分,电流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约0.2~1.0毫安,通电10~15分钟。穴位注射和电针均为隔日1次,互相交替。14天为一疗程,停针4~6日再作下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804例,以略低于上述标准评定,近期痊愈336例(41.8%),显效322例(40.0%),有效146例(18.2%),总有效率达100%。无无效病例。曾对部分患者作了随访,远期疗效也较满意[6]。
耳穴压丸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眼、缘中、肾;2、目1、目2、肾上腺、皮质下。
(二)治法
每次选1组,双侧均用。以白芥子或王不留行籽,置于0.7×0.7厘米小方块胶布上,贴于耳穴,内外耳廓对贴,以加强刺激。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次,每次按压5分钟。每周贴敷2次,两侧穴位交替轮用。
(三)疗效评价
共治61例,近期痊愈25例(41.0%),显效11例(18.0%),有效21例(34.4%),无效4例(6.6%),总有效率为93.4%[9]。
头针
(一)取穴
主穴:枕上正中线(或视区)、枕上旁线。
配穴:足三里、光明。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酌加配穴。主穴以28号2寸毫针,快速进针,并刺至所需深度,用拇食指持续捻转1分钟,频率180~200次/分,留针15分钟,每隔5分钟作同样手法1次,或不捻转留针30分钟。亦可接通电针仪,连续波,频率为240次/分,持续15~30分钟,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配穴,进针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手法,留针15~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62例,痊愈或基本痊愈42例(67.7%),显效12例(19.4%),进步5例(8.1%),无效3例(4.8%),总有效率为95.2%[11]。
【主要参考文献】
[1]郑静候。针刺治疗色盲症的初步经验介绍。中医杂志 1959;(7):58。
[2]李奋豪。针刺治疗色盲515例疗效观察。中医药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1987:377,上海。
[3]周信华,等。针刺治疗先天性色觉障碍94例。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1984;(4):21。
[4]陈克勤,等。针刺治疗先天性色觉障碍109例疗效观察。陕西中医 1983;(针灸增刊):4。
[5]孙清云,等。针刺治疗色觉障碍86例疗效观察。中医杂志 1984;25(9):64。
[6]黄学礼,等。针刺结合维生素B12球后注射治疗先天性色觉障碍804例疗效观察。中国针灸 1989;9(4):1。
[7]刘杭华。电针治疗色觉障碍200例临床观察。新中医 1983;(7):40。
[8]焦国瑞。针灸临床经验辑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305。
[9]刘森亭,等。耳穴贴压治疗先天性色觉障碍61例。陕西中医 1986;7(10):456。
[10]汪一琦。氦氖激光穴位照射治疗色盲21例。江西中医药 1984;(5):35。
[11]王仰文,等。头皮针治疗色盲62例。陕西中医 1988;9(5):232。
[12]徐振华,等。针剌为主治疗色盲100例。 上海针灸杂志 1997;1691):27。
[/td][/t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fcxmo
|
2016-1-19 13: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孩子真他妈招人喜欢;这孩子他妈真招人喜欢;这孩子真招他妈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mbld3820
|
2019-6-20 05: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白一个 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会员之家
医理探源
中医资源
杏林杂谈
中医妇科
中医儿科
临床经验
肝病治疗中心
vsha2110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