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针道天下
›
内耳眩晕病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针灸治疗]
内耳眩晕病
[复制链接]
823
|
2
|
2010-1-18 13:29:5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tr][td]【概述】[/td][/tr][tr][td] 内耳眩晕病,亦称美尼尔氏病。系内淋巴积水所致的一种内耳病变。确切病因不明。其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的眩晕(具有四周景物或自身的旋转或摇晃的错觉),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以及耳鸣、听力障碍、眼球震颤等。
针灸治疗本病,较早的报道见于六十年代初[1,2]。一般采用体针,近年来,又陆续开展电头皮针、艾绒压灸等法,对控制急性发作均有明显效果。有人曾经将内耳眩晕病急性期应用针刺和西药的效果作了对照观察,结果针刺疗效胜过西药组[3]。就最近二、三年的资料汇集,针灸共治疗580例,其平均有效率在93%左右[3~7]。
[/td][/tr][tr][td]【治疗】[/td][/tr][tr][td]
体针
(
之一
)
(一)取穴
主穴:太冲、合谷、内关、足三里、阿是穴、三阴交。
配穴:百会、丰隆、听宫、列缺。
阿是穴位置:系右肋下压痛处。位于右肋弓下,离剑突0.5、1.5、2.5寸处。
(二)治法
取主穴为主,每次取3~4穴;如不能制止,酌加配穴。阿是穴,针刺得气后,将针柄作圆形摆动15~20周。余穴均深刺,采用捻转结合提插之法,持续运针1~2分钟;主穴,可施泻法,配穴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如眩晕仍未能控制,可继续留针。每隔5~10分钟运针1次。日针1~2次。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1、痊愈:治疗后随访2~3年,未再复发;2、显效:随访2~3年,偶有头晕,但未发耳鸣及旋转错觉,尚能坚持工作;3、有效:眩晕由频发转入偶发;症状消除但重听未解。
共观察167例,有效率在78.8~100%之间。其中45例,按上述标准评判,愈显率为91.1%[2~5]。
体针
(
之二
)
(一)取穴
主穴:上星、百会。
配穴:神门、安眠4。
安眠4位置:三阴交上2寸,胫骨内侧缘。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症情重者加配穴。均用4寸长之毫针,先平刺上星,直透至百会穴,再另取一针从百会透达枕外粗隆。以患者有头皮酸胀感及头脑有清醒感为佳。神门穴,以4寸毫针刺入0.5~1寸,有针感后,提针至皮下,再向上平刺4寸。以患者肘部有酸胀感为度。安眠4,沿皮下向上平刺4寸,以患者感足三里处有微热为宜。每日1次,6~7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3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本病患者113例,结果痊愈21例,显效11例,有效149例,无效19例,其总有效率为90.5%[8]。
耳穴压丸
(一)取穴
主穴:内耳、缘中、肝、肾。
配穴:神门、贲门、三焦、太阳、交感。
(二)治法
主穴每次必取,配穴随症而加。先以探棒在耳穴区寻得反应点,并在反点上作好标记,然后用王不留子或磁珠(380高斯磁场强度)置于胶布上(胶布面积每块为7×7平方厘米),贴在所选之穴。当即按压2~3分钟,以耳部充血为度。之后,每日按压3~5次,每次按压3~5分钟,隔天换贴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68例,治愈61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1%[9]。
艾灸
(一)取穴
主穴:百会。
配穴:足三里。
(二)治法
器械:艾绒、竹质压舌板、弯剪、线香、凡士林、火柴、龙胆紫。
操作:取准百会穴,左耳鸣可偏左半厘米,右耳鸣偏右半厘米,用龙胆紫作标记。剪去约1厘米见方的头发,暴露穴位,涂少许凡士林。嘱患者低坐矮凳,医者坐在其正后方较高位置上,取艾绒做成黄豆大小的上尖下圆艾炷,首次两壮合并放在百会穴上,用线香点燃,当燃至二分之一,或者患者三极时(患者感觉灼痛,向医者诉痛,称一极),即用压舌板将其压灭,留下残绒。以后一壮接一壮加在前次残绒上,每个艾 燃至无烟(此刻最热)压灭。燃完一壮压一壮,压力由轻到重,每次压灸25~50壮,使患者自觉有热力从头皮渗入脑内的舒适之感。
施灸后,即针足三里,以捻转结合提插行泻法,留针15分钟。
灸后嘱患者半月内不洗头。少数患者形成灸疮,注意疮面清洁,不需特殊处理,多在1个月左右愈复。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1、痊愈:治疗1~2次后,症状消失,生活恢复正常;2、有效:治疗1~2次后,症状消失或减轻,但活动仍有轻微眩晕不能即刻工作。
共观察432例,按上述标准,治愈357例(82.6%),有效73例(16.9%),总近期有效率达99.5%。对其中88例,作了为期3个月~22年随访,50%患者未再发作,说明远期疗效也较巩固[6,7]。
头针
(一)取穴
主穴:晕听区。
配穴:肝阳上亢加百会;气血亏虚加足三里;肾虚加关元、肾俞;痰湿加中脘、风府、印堂。
(二)治法
主穴为主,据症加配穴。晕听区双侧均取,以28号毫针刺入,快速捻转1~3分钟(频率200次/分),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运针1次。百会隔姜灸3~6壮;足三里常规针法,针后隔盐灸3~6壮,关元肾俞隔盐灸3~6壮;中脘、风府用常规针法,印堂用艾条灸10~15分钟。配穴留针亦为30分钟。每日1次,7~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治202例,结果痊愈178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5%[10]。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阳陵泉。
(二)治法
药液:654-2注射液。
以2ml注射器,5号齿科针头抽取药液1ml(含10mg),快速刺入穴区,缓慢送针至有得气感,待局部酸胀感或有麻电感向下肢传导,回抽无血,每穴注入药液5mg(0.5ml),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286例,治愈162例,显效81,有效3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8%[11]。
【主要参考文献】
[1]吴秀峰,等。针法治愈美尼而氏病一例报告。山西医学杂志 1960;(3):85。
[2]邓泽材。美尼尔氏综合征(眩晕)针刺疗法初步观察。江西中医药 1960;(6):38。
[3]张仲芳,等。美尼尔氏病发作的临床研究。上海针灸杂志 1983;(4):28。
[4]徐鹤草,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美尼尔氏征的初步体会(附69例报告)。北京医学院学报 1983;15(4):298。
[5]杨 秀。针刺治疗内耳眩晕征45例。中国针灸 1984;4(4):14。
[6]许美纯。艾绒压灸百会穴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中国针灸 1984;4(4):14。
[7]申旭德,等。艾灸百会为主治疗内耳眩晕病255例临床报告。新疆中医药 1985;(4):30。
[8]李振富。针刺治疗眩晕200例临床观察。中国针灸 1988;8(6):11。
[9]潘纪华。耳压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68例。陕西中医 1988;9(1):28。
[10]马靖然。头皮针治疗内耳眩晕病202例。中国乡村医生 1990;(9):33。
[11]张连生,等。穴位注射治疗美尼尔氏病286例。上海针灸杂志 1996;15(2):22。
[/td][/t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ustr2971
|
2014-7-31 17: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边撸边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oeah6603
|
2016-6-21 03: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俩农夫吹牛--“俺们农场的鸡,吃的都是茶叶,下的全是茶叶蛋”“有嘛啊,咱农场给鸡吃钱包,让它下荷包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医妇科
美容之声
尊生保健
中药方剂
pletchernhf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