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针道天下
›
胁痛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针灸治疗]
胁痛
[复制链接]
763
|
2
|
2014-4-22 16: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胁痛是指一侧或两胁肋疼痛而言,是胁部经常性疼痛,并有阵发性加剧的一种病症。常与邻近脏腑和组织的感染、外伤、异物压迫等有关。此外,胸椎外肿瘤及带状疱疹,也常是产生本病的病因。 肝气郁结型 本型因恼怒抑郁,致使气机郁结,肝失条达,疏泄不利,气阻络痹,而致胁痛、胸闷不舒、饮食减少、脉弦等。取背俞、足厥阴经穴,用泻法。 穴位:肝俞 胆俞 期门 若胸腹胀闷甚者,加中脘。 肝胆湿热型 本型因感受外湿,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水湿不化,痰湿中阻,气机不利,郁而化热,湿热蕴结。肝胆失其疏泄条达,气血不畅,而见胁痛、口苦、胸闷纳呆、恶心呕吐、目赤或目黄、身黄、小便黄赤、苔黄腻。取足厥阴、足少阳经穴,用泻法。 穴位:太冲 行间 侠溪 若胁痛、黄疸者,加支沟。 瘀血胁痛型 本型因肝失条达,气郁日久,或强力负重,损伤胁络,致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停留,阻塞胁络,而致胁痛、痛处固定、入夜更甚,舌质紫暗等。取手少阳、足厥阴经穴,用泻法。 穴位:支沟 期门 隔俞 若胁痛甚者,加太冲 肝虚胁痛型 本型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失血,致精血亏损,肝阴不足,血虚不能养肝,络脉失养,导致胁痛、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质红、少苔等。取背俞、足少阴经穴,用补法。 穴位:肝俞 膈俞 肾俞 太溪 若口苦咽干者,加胆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泉欣献
|
2016-2-5 18:4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同室,你是戈;我是风和,你是丽;我是得力,你是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ysuxj
|
2019-7-16 00: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看到楼主的气势,我就觉得楼主同在论坛里灌水的那帮小混蛋有着本质的差别,那忧郁的语调,那熟悉的签名,还有字里行间高屋建瓴的辞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医理探源
中医儿科
临床经验
古今医案
肝病治疗中心
中医妇科
会员之家
中医资源
慢性咽喉炎治疗中心
lgog4694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