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针道天下
›
针灸治疗中风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中风
[复制链接]
779
|
2
|
2014-1-30 06: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关于中风的病因,唐宋以前多以“外风”立论,东汉时期《金匮要略》据其病因为风、云:“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又据病位深浅及病症的轻重表现之不同,分为中经络,中脏腑,云:“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自唐宋以后对中风有了新的认识,为区别各种外风而致的真中风症如面瘫、外感、肢痛等症,将上述卒中列入“内风”范围,称为“类中风”,简称“卒中”,至金元四大家将其病因大致分为风、火、痰、虚4种因素。至清代王清任对本病以瘀血而论,其治疗多以活血化瘀之法往往取效。故可将中风的病因病机概括为风、火、痰、虚、瘀5种类型。?
中风病《素问·调经论》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笔者认为中风病症无论病因如何,气血相搏,暴张于上,血气留滞于脑,经气瘀滞,气滞不通为最根本病机。对其症应以中经络,中脏腑进行分析归纳。治疗法则强调运用针灸三通法,以通调经脉,凉血祛痰为大法。通过“以血行气”“行气活血”的作用,使其经脉通畅,气血调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对于各种中风,急性期发作治疗宜早不宜迟,选穴宜少不宜多。急性期发作多以强通放血配以微通毫针治疗;恢复期多以微通毫针治疗;后遗症期多以微通毫针配以温通火针灸法治疗。?
1.治疗急性中风 脑卒中时产生突然昏仆,神志意识不清,口眼?斜,流涎不止,语言不清,半身不遂等中脏腑症状时,无论脑出血或脑梗塞均应尽早医治。因其症为气血并走于上,经脉气血瘀滞于脑所致,其病势急迫,应急予清降血气,通瘀化滞之法。以令血气下行,经气通畅,令气复返而后生。?
急性期发作取穴多用四神聪、十宣、井穴、金津、玉液、合谷、太冲等穴。四神聪位于之头巅顶,令其出血,可使逆上血气下降,暴张之阳得平,瘀滞经脉通畅。多以三棱针点刺出血,其出血量宜多。神志意识不清者取井穴点刺出血,调和阴阳之气以醒脑开窍。身热面赤者取十宣点刺出血,以泻其经脉气血之热。语言不清者应以金津、玉液复刺出血,自尽为度,以通利舌脉气血瘀滞。毫针针刺合谷、太冲施用泻法,以开四关之经气,使周身气血调达,经脉通畅,可每日治疗1~2次,如病情危笃,患者发病急骤,其症手撒遗尿,鼻鼾口张目合,瞳仁散大此为脱症,则应急予灸法施治,多不救。?
急性期过后症状稳定时,据病人病情之虚实寒热选用不同的俞穴给予微通法毫针治疗。持久治之不能操之过急。虚证多选太溪、太冲、气海、足三里等,以阴经俞穴为主。实证多用环跳、阳陵泉、曲池、合谷、绝骨、四神聪等。以阳经俞穴为主,加强通经活络之作用,同时施以补泻,给予适当的刺激量,宜守方而治。?
笔者认为,脑中风的产生,不论出血或是梗塞虽然病因及机制各有不同,但究其根源,经络瘀而不通是最根本的病机所在。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路,气血是荣养四肢百骸、五脏六腑的物质。在生理上则是相互依存,“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相互为用。无论各种各样的病因,最终不外乎导致经络气血不通,经气瘀滞。因此,采用强通法强制经脉通畅的放血方法是治疗中风急性期发作的重要一环。气行则血行、血行则气畅,气血通畅而达到清心开窍、平肝潜阳、滋阴熄风、通经活络的效果。?
2.治疗中风后遗症 急性脑卒中在急性期过后半年仍然遗留症状称为中风后遗症,中风后遗症临床较难治疗,使人丧失工作能力,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给病人及家属乃至社会带来很多问题。?
中风后遗症病人患侧上下肢多为肌张力高,迈步困难,关节屈伸困难,手指不能伸开,形成“挎篮”“划圈”姿态。祖国医学认为:四肢拘紧,屈伸不利实属经筋之病,多为寒凝脉阻,气血瘀滞,经筋失荣以致拘紧不伸、肿胀不用等。?
笔者治疗中风后遗症主要采用温通法和微通法。认为火针是治疗经筋病的最好方法,使用火针首先要根据其应刺部位选择粗细相当的火针,要求将针烧红、烧透,趁针具极热之时迅速刺人皮肤肌肉,随即拔出即可。其选用俞穴多以局部阿是穴为主,配用相应经穴。
例如:肩关节疼痛僵硬,肘关节疼痛僵硬发紧,应用火针速刺阳明经循行部位,指关节肿胀僵硬不能伸屈应用火针速刺掌指关节、指关节、八邪及阳经循行部位。不能抬步、膝关节活动不灵,可用犊鼻及局部俞穴。除火针温通外,酌情选用太溪、太冲、环跳、听宫、阳陵泉、合谷也是常用方法。太溪、太冲可培本补益肝肾,使气血有生化之源。环跳为人之躯体贯通上下阴阳气血之大穴。可疏导周身气血,以阳行阴,以中而行上下,是通畅气血经脉的主要俞穴。针刺时针感要麻窜至下肢,针感不宜过分强烈。听宫是手太阳俞穴,相续足太阳。太阳主筋,太阳经气通达,周身经脉得以充润。听宫穴的应用是笔者长期临床经验的总结,与环跳合用可通畅全身气血经脉,是治疗中经络与中风后遗症的重要俞穴之一。?
治疗中风后遗症,除掌握上述要点外,基于病情顽固,坚持认症守方而治是重要的,只要取穴正确,不能频繁更换穴法,且不可急于求成,否则欲速不达。做为临床病症;典型发作少,非典型发作多。病情简单的少,复杂的多。这里所举的病例仅是选择较典型的加以论述,以利读者分析应用,切不可照本宣科,不加分析地套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qjwzt
|
2016-1-30 11: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lgog4694
|
2019-7-6 17: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溜达一下。。。今天上班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临床经验
医理探源
中医妇科
肝病治疗中心
中医儿科
zglv5217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