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针道天下
›
[针灸]耳针疗法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针灸技术]
[针灸]耳针疗法
[复制链接]
894
|
2
|
2010-6-16 23: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概述」
耳针疗法是以毫针、皮内针、艾灸、激光照射等器具,通过对耳廓穴位的刺激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就记载着与上肢、眼、颊、咽喉相联系的“耳脉”。以后《内经》中对耳与经脉、经别、经筋的关系都作了比较详尽的记载。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之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50年肛提出的形如胚胎倒影的耳穴图,促进了耳穴疗法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在耳廓诊疗技术,不论是临床病例数据,还是科学实验研究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基本内容」
一、耳廓的解剖结构
要熟悉耳穴疗法,首先必须了解耳廓的解剖结构,现列于下:
1.耳轮:是耳廓外缘向前卷曲的部分。
2.耳轮结节:是耳轮后上方的不太明显的小结节。是动物耳尖的遗迹,又称达尔文结节。有的人明显,有的人不太明显。
3.耳轮尾:在耳轮末端,与耳垂交界处。
4.耳轮脚:指耳轮深入耳腔的横形突起。
5.耳轮棘:在耳轮与耳轮脚的交界处,因该处有软骨突起如棘状,故名。
6.对耳轮:与耳轮相对,上部有分叉的隆起部分。上面的分叉称对耳轮上脚,下面的分叉称对耳轮下脚。
7.三角窝:指对耳轮上下脚之间构成的三角形凹窝。
8.耳舟:是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凹沟。
9.耳屏:是耳廓前面的瓣状突起,又称耳珠。在外耳道开口的前缘。
10.对耳屏:耳垂上部与耳屏相对的瓣状突起。
11.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12.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一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13.屏轮切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凹陷。
14.耳垂:耳廓最下部无软骨的皮垂。
15.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甲部。
16.耳甲:由对耳屏、弧形对耳轮体部与对耳轮下脚围成的凹窝。几乎占耳廓的大部分。
17.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甲部。
18.外耳:外耳道的开口。是在耳甲腔内,被屏遮盖着的空窍。
19.上耳根:指耳廓上缘与耳根附着处。
20.下耳根:指耳廓下缘与耳根附着处。
二、耳廓的血管与神经
耳廓的前面由颞浅动脉分出的上、中、下三支供血,而耳廓背面则由耳后动脉支出的上、中、下三支供血,有时枕动脉也供应耳廓背面下1/3部分。颞浅、耳后、枕动脉之间有较大吻合支连接,前后互相穿通,在耳朵上构成了一张血液供应网。
耳廓上的神经支配非常丰富,有躯体神经的耳大神经、枕小神经、枕大神经;有脑神经的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副神经;还有交感神经的纤维参加。各类神经分支相互重叠、吻合,交织网状的神经丛,使耳廓与躯体神经、中枢神经有密切的联系。
三、耳廓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根据《灵枢》记载,手足三阳经直接循行于耳区,六条阴经虽不直接入耳,但都通过经别与阳经会合,故《灵枢。口问》篇云:“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耳与脏腑同样也关系密切。可将耳背分成心、肝、脾、肺、肾五部,如:“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这种分法充分体现了中医学局部与整体的相关性,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四、耳穴
耳穴是指耳廓上一些特定的刺激点。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是有其一定的分布规律可循的。一般地说,耳垂相当于头面部;耳舟相当于上肢;对耳轮部下当于躯干;对耳轮下脚相当于髋臀部;对耳轮上脚相当于下肢;三角窝代表着盆腔;耳轮脚代表横膈,它将耳甲一分为二:耳甲腔代表胸腔;耳甲艇代表腹腔;围绕着耳轮脚一圈是消化道;耳屏为鼻咽部;对耳屏和耳垂是头面部。由此看来,耳朵犹如一个倒置的胎儿,这为耳针疗法的临床应用提出了完整的理论依据。
五、耳穴的配方原则
治疗疾病需要处方配穴,耳穴治病的配方是根据如下原则来定的:
1.根据中医脏腑理论与经络循行的路线取穴。如肝开窍目,眼病取肝;心藏神,神衰、失眠取心;肾主骨,增生性关节炎取肾;肺主皮毛,皮肤病取肺;肝胆经循行于人体侧面,偏头痛、胁痛取肝胆等。
2.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取穴。如妇科病、生殖系统疾病取内分泌,各种疼痛病取皮质下,血管性疾病取肾上腺,神经系统疾病取脑干、脑点等。
3.根据疾病部位取穴。如胃病取腹,膝关节炎取膝等。
4.经验穴。如镇静、止痛取神门等。
六、耳穴的探查方法
当机体有病时,在耳廓的相应区会反应点,但到底反应点在这区域的哪一点,应结合探查来确定耳穴的位置,以提高疗效。探查可采取以下三种方法。
1.肉眼观察法:观察耳廓上变形、变色,如鳞屑、水泡、丘疹、硬结、软骨增生、色素沉着,以及血管的形状、颜色变异等。
2.压痛点探查法:用弹簧探针或毫针柄,以均匀的压力,在耳廓相应部位,由中央向周围、自上而下、自外而内的探压,最痛的敏感点就是要找的穴位。
3.电测定法:采用目前常用的测定皮肤电阻的“良导点测定仪”,测定耳穴的电阻,电阻低的耳穴可通过指示灯、音响、仪表反映出来,即是要找的穴位。
「操作方法」
1.毫针法:即用毫针针刺耳穴治疗疾病的一种常用疗法,一般采用0.5寸、1寸的28、30号毫针。先探测耳穴敏感点,经过消毒,然后快速刺入耳穴。大多数耳穴垂直进针,以刺入软骨为度,个别穴位以水平位进针,如交感、耳迷根等。留针15~60分钟,一般慢性病、疼痛性疾病留针时间可延长。起针时以消毒干棉球压近针眼,以免出血,再以碘酒消毒,以防感染。
2.电针法:即将传统的毫针法与脉冲电流刺激相结合的一种疗法。先将毫针分别刺入选定的耳穴,然后将电针仪的输出正负极接于毫针针柄上,在全部旋纽都在零的位置时,启动电源开关,选好频率与波形,进一步调高输出电流强度至所需的刺激量。通电时间以10~20分钟为宜。治毕将电位器拨回零位,再关闭电源,撤支电线,然后起针。电针法临床常用于神经系统疾病、内脏痉挛病、哮喘,还应用于耳针麻醉等。
3.水针法:即将微量药液注入耳穴,通过注射针对穴位的作用,以及注入药物的药理作用的共同刺激,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又称“耳穴封闭”法。以结核菌素注射器配26号针头,吸取药液,分别注入耳穴的皮内或皮下,将针芯回抽,如无回血,则缓慢推注药液,每穴约0.1~0.5毫升。注入后,局部隆起药物肿泡,此时可产生痛、胀、红、热等反应。隔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4.梅花针法:即用梅花针叩刺耳穴治病的一种疗法。先自行按摩双耳数分钟,使之呈轻度充血状态;左手托住耳廓,右手持消毒的梅花针在选定的耳穴区作快速雀啄样叩刺。刺激强度由轻到重。叩打后,耳廓充血发热,或有少量渗血。每日1~2次,10次为一个疗程。
5.埋针法:即将皮内针埋于耳穴内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皮内针有颗粒式和揿钉式两种,耳穴埋针应选用揿钉式。用左手固定耳廓,右手用镊子夹住消毒的皮内针针柄,轻轻刺入所选定的穴位皮内,一般刺入针体的2/3,刺入后再用胶布固定。或直接将已消毒的揿钉式皮内针柄,贴在预先剪好的小块胶布中央,再按揿于耳穴内。一般埋患耳即可,每日自行按压3次,留针3~5天,10次为一个疗程。
6.耳灸法:即以温热刺激耳廓治病的一种方法。
(1)绒香灸:用点燃的绒香对准耳穴悬灸,取2~3穴,患者以感到温热疼痛为度,每穴灸治2~3分钟,每次灸10~15分钟,隔日1次,双耳皆灸。10次为一个疗程。
(2)灯草灸:将一段蘸油的灯心草,竖置在患者耳穴上,点燃灯草,在燃尽时会发出轻微的爆声。
(3)火柴灸:可用划燃的火柴头对准所选耳穴,迅速按灸一下,约1~2秒钟,每次取1~2穴,双耳交替灸之。
(4)艾温灸:如温灸全耳,可用艾条悬灸,待耳朵充血、灼热即可。急性病每天1次,慢性病隔天1次。
7.放血法:即用三棱针在耳穴上点刺出血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先按摩耳廓,使其充血,常规消毒穴位皮肤,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消毒三棱针,对准耳穴,迅速刺入约2毫米深,放5~10滴血。隔日1次。急性病可一日施2次。
8.光针法:即以小功率的气体激光器刺激耳穴,以获取治疗作用。本法无损害、无痛感、对儿童尤为适宜。激光器接通电源后,调节电压,待红色激光光束稳定输出,达到该机最佳工作范围时,即可照射耳穴。如电压不稳定,激光光束有闪烁现象,应随时调整,以免影响疗效。每天或隔天照射1次,每次照射2~3分钟。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1周。
「禁忌症」
1.严重心脏病者不宜采用,更不宜强刺激。
2.严重器质性疾病及伴严重贫血者不宜采用。
3.外耳有湿疹、溃疡、冻疮破溃等不宜采用。
4.妊娠妇女、有习惯性流产史者宜慎用。
「注意事项」
消毒应严密,一旦耳廓感染较难治痊愈,因耳廓血液循环差,严重者可导致耳廓肿胀、软骨坏死、萎缩、畸变,故应积极预防。
「按语」
本疗法发展极快,方法又多,能广泛为临床所应用,具有适应症广、疗效好、简便易行、花费低廉、副作用少的特点,尤其是采用激光方法治疗,更是简便易行,痛苦少,受到病家欢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dj1qc9zw
|
2014-8-14 18: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会讲话,一见人多就结结巴巴,像羊拉屎一样,不合你的味道请多多包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尖爱情渗
|
2016-7-8 06: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场云烟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尊生保健
美容之声
中医妇科
ysuxj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