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技术] [针灸]温针疗法

[复制链接]
查看983 | 回复2 | 2008-9-24 04: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概述」
    温针疗法是在毫针针刺后,在针尾加置艾柱,点燃后使其热力通过针身传至体内,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此法始见于东汉时张仲景的《伤寒论》。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对此法叙述较详:“其法针穴上,以香白芷作圆饼,套针上,以艾灸之,多以取效……此法行于山野贫贱之人,经络受风寒致病者,或有效,只是温针通气而已。”以后,历代都有沿用。此法至今仍在民间广为流传应用。
   「操作方法」
    ①一切准备工作均同毫针针刺疗法。
    ②按照针刺疗法将针进到一定深度,找到感应,施用手法,使病人取得酸麻沉胀的感觉,留针不动。
    ③在针尾装裹如枣核大或小枣子大的艾绒,点火使燃。或用艾卷剪成长约2厘米一段,插入针尾,点火加温。
    ④一般温针燃艾可1-3炷,使针下有温热感即可。
    ⑤留针15-20分,然后缓慢起针。
   「禁忌症」
    ①热性病(如发热和一切急性感染等)不宜用温针疗法。
    ②高血压不宜用温针疗法。
    ③凡不能留针的病证,如抽搐、痉挛、震颤等均不宜用温针疗法。
    「注意事项」
    ①针尾上装裹的艾绒,一定要装好,以免燃烧时艾团和火星落下,造成烧伤。
    ②如用银针治疗,装裹的艾团宜小,因银针导热作用强。
    ③点燃艾绒时,应先从下端点燃,这样可使热力直接向下辐射和传导,增强治疗效果。
    ④如有艾火落下,可随即将艾火吹向地下,或直接熄灭。同时嘱咐病人不要更动体位,以免针尾上装裹的艾绒一起落下,加重烧伤,同时也为了防止造成弯针事故。为了防止可能发生的烧伤,可在温针的周围皮肤上垫上橡或毛巾、衣物等。
    ⑤其他注意事项可参看毫针疗法和艾灸疗法。
   「按语」
    温针灸是灸法中使用最普通、也是最受病人欢迎的一种疗法。所谓“打伏针”,实际上指的就是温针灸疗法。由于它疗效卓著,治疗范围广泛,又是防病保健的一大良法,因此,长期来一直为医家和病家所重视。
fcxmo | 2014-6-16 18: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手云集 果断围观
carpinteyrogcq | 2016-5-11 15: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个钥匙掉进粪坑,被染成了黄色,江湖上就叫他“东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