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针道天下
›
[针灸]头针疗法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针灸技术]
[针灸]头针疗法
[复制链接]
906
|
2
|
2007-7-14 09: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概述」
头针疗法,又称头皮针疗法、颅针疗法,是根据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的理论,在头皮划分出皮层功能相应的刺激区,在有关刺激区进行扭亏为持续、快速捻针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本疗法是在传统的针灸医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头为精明之府。”明代张介宾谓:“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说明头部与人体内的各脏腑器官的功能有密切的关系,头面部是经气汇集的重要部位。本疗法1972年首见报道。经过近10多年的临床实践,医家对头针刺激区的定位、适应范围和刺激方法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充实和发展了传统的针灸方法,并逐渐成为一些国家临床医生常用的治病方法之一。为了适应国际针灸学交流和发展的需要,中国针灸学会组织专家多次研究讨论,按分区定经,经上选穴,并结合古代透刺穴位方法,制定了《头皮针穴名标准化方案》。
「基本内容」
一、取穴方法
1.前后正中线:从眉心至枕外粗隆下缘的头部正中连线。
2.眉枕线:从眉毛上缘中点至枕外粗隆尖端的头部侧面水平连线。
此两条线为临床上头皮针穴位定位取穴的标准线。
二、选穴原则
1.单侧肢体病,一般选用病肢对侧的刺激区。双侧肢体病,选用双侧刺激区。内脏或全身性疾病,选用双侧刺激区。
2.一般针对不同疾病在脑部的定位,选用该代表刺激区为主,还可根据兼证选用其他有关刺激区配合治疗。如下肢瘫痪,除选用双下肢运动区外,还可配足运感区;上肢瘫痪又肩关节疼痛时,可针上肢运动区配上肢感觉区等。
「操作方法」
患者取坐位或卧位,选定刺激区后常消毒。
选用28~30号、长1.5~2寸的毫针,与头皮呈30°角,快速将针刺入头皮下,然后缓慢捻转进针,达到一定深度。运针时只捻转不提插,一般以拇指掌侧面和食指桡侧面夹持针柄,以食指掌指关节快速连续屈伸,使针身左右旋转,捻转速度每分钟应在200次左右。进针后持续捻转2~3分钟,留针5~10分钟,反复操作2~3次即可起针。偏瘫患者留针期间应配合肢体功能活动,能提高疗效。
进针后亦可在主要刺激区用电针仪通电,以代替手法运针,频率200~300次/分,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天或隔天针1次,10次为一个疗程,休息1周,再作第二疗程治疗。
「禁忌症」
有高热、急性炎症及心力衰竭等症时,慎用头针治疗。
「注意事项」
1.治疗时需掌握适当的刺激量,注意防止晕针。
2.中风患者急性期,如因脑溢血引起有昏迷、发热、血压过高时,暂不宜用头针治疗。如系脑血栓形成引起偏瘫,宜及早采用头针及体针治疗。
3.头皮血管丰富,容易出血,起针时要认真检查每一针孔,有无出血和血肿。如有出血,则应用消毒干棉球压近针孔片刻,直到血止。
「按语」
头针疗法具有疏通经络、流行气血、促进血循、改善神经的传导功能和调节神经肌肉兴奋性的作用。该疗法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效果尤为突出。而且头部一年四季均暴露在外,针刺又无任何危险性,故而既方便又安全。如患者需较长时间留针,可带针活动、工作和学习,均无不良反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druii
|
2014-5-20 08: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海无涯,回头是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canyushi
|
2016-3-27 14: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帖要回,回帖才健康,在踩踩,楼主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bfkq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