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针道天下
›
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针灸技术]
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
[复制链接]
1045
|
2
|
2011-11-4 21: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针刺角度是指针身和皮肤所成的夹角,针刺的方向指针身刺入时应对准的某一方向或部位而言。针刺的深度则是说明针身进入皮肤的深浅。进针后,要考虑角度、方向和深度,只有把它们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治疗效果,并保证针刺安全。
针刺的角度一般分三种:
1.直刺:针身与皮肤呈90。垂直刺入,适用于肌肉丰厚部的穴位。
2.斜刺:针身与皮肤约呈45。角倾斜刺入,适用于不能深刺或不宜深刺的腧穴。
3.平刺:针身与皮肤呈15。-20。角沿皮刺入,适用于皮肉浅薄处。
不同的穴位对针刺角度、方向、深度要求不尽相同,这在前面已有具体说明,因此不再赘述。
行针基本手法
进针后再施行一定的手法,称为行针。行针的基本手法有以下两种。
1.提插法:针尖进入一定深度后,将针从浅层插到深层,再由深层提到浅层,这样反复地提下插的手法叫做提插法。提插幅度一般不宜过大,速度不宜过快。
2.捻转法:针刺进入一定深度后,进行前后、左右的行针动作,即将针向前向后来回旋转捻动,反复多次,这种行针手法称为捻转法。捻转的幅度一般掌握在180。-360。左右。另外,必须注意捻转时不能单方向转动,否则针身容易牵缠肌纤维,使受术者局部疼痛,并造成出针困难。
针刺的感应
进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这种针下的感应,叫做得气,现代称为“针感”。产生寥针感时, 针下有沉重紧涩的感觉,在针刺部位有酸、胀、重、麻感,有时还出现不同程度的感传现象。针刺不同穴位,往往出现不同的感应。例如,头额部穴位以局部胀感为多;肌肉丰厚处赴的穴位比较容易出现酸感。即使在同一穴位上,由于针刺方向、角度和深度的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的针感。针刺感应与防治疾病的效果有很大关系,因此,要细心体会,切实掌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Infuscups
|
2015-7-17 16: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支持再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岚峰pisces
|
2017-12-29 18: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料都准备好才下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医妇科
ihzwt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