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针道天下
›
耳尖刺血在临床上的妙用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针灸技术]
耳尖刺血在临床上的妙用
[复制链接]
885
|
3
|
2014-5-15 13: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文\杏林针人
【标准定位】在耳郭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处。属经外奇穴。
【取穴】正坐位或侧伏坐位,在耳郭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处。
【功用】清热解毒祛风,解痉止痛。
【主治病症】
高热,爆发火眼,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角膜炎,青春痘,高血压,口眼歪斜,失眠,咽喉肿痛,偏正头痛,麦粒肿,舌痛,湿疹等
[工具] 针灸针、三棱针,一次性注射针头、刺血笔等
[操作]直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耳尖放血的作用主要是清热泻火,镇肝潜阳、清脑明目,特别是泄胸膈以上之火。“放血”是中医古老而有效的“去火”方法,当然放血的部位并不局限于耳尖,只是因为耳尖相比耳穴其他放血部位更容易定位和操作,疼痛也相对较轻,故使用最为广泛耳尖放血。
中医认为“火性炎上”,故上火症状多表现在咽喉以上部位,所以选择耳尖部位放血是比较合理的。另外,耳尖在经络中为肝经所主,肝在中医里被称作“将军之官”,和情绪活动关系密切,肝脏功能失常,容易产生肝火症状,此时就可耳尖放血。
从现代医学的观点来说,耳尖所在的位置,相当于自主神经的高级中枢,对调节人体内脏功能和情绪有重要的作用。按照生物全息律的原理,人体在耳部的缩影不仅是一个倒置的胎儿,同时也是一个正置的胎儿,耳尖穴对应于头部与会阴部的位置,故它对头面部的上火症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现代临床运用
1、 高热:这是耳尖点刺放血最常用最有效的适应症,适用于感冒、肺炎、扁桃体炎所引发的高热,尤其是在以上疾病经过几天后仍持续高热的情况下,用耳尖放血常可迅速退热,有时针刺一二次放血即可。(可结合十宣、大椎)(放耳尖部血液可治发热和感冒)
2、 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中医称之为火眼:为眼科常见的传染病,接触传染,发病急,多见于春秋季节,流行于学校等集体场所。它以明显的结膜充血,黏液脓性分泌物增多为主要特点,轻者仅眼睑结膜微红,有分泌物,早晨明显,病人自觉眼痒、眼涩。重者球结膜发红,眼白呈一片血红,并有水肿,分泌物增多如脓状,早晨睫毛及睑缘粘住,不能睁眼,病人感到眼睛灼热,怕光及磨痛。治疗取单侧病侧,双侧患病取双侧。局部用75%酒精棉球常规消毒,用三棱针或注射针头对准耳尖穴,左手揉按,使局部充血,右手持针速刺,用酒精棉球擦其针孔,左手反复挤压,如此数次,出血量达3-5滴即可,一般1-3次可治愈。(可结合太阳穴)
3、流行性腮腺炎,中医称痄腮:是春季常见,也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亦可见于成人。它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角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治疗将耳尖穴消毒,用三棱针或注射针头在耳尖穴上点刺出血,挤出8-10滴血后,用消毒干棉球压迫止血即可,每日1次,3-6次腮腺肿胀可以消退(可结合关冲、少泽)。
4、麦粒肿俗称“针眼”: 是一种普通的眼病,人人可以罹患,多发于青年人。此病顽固,而且容易复发,严重时可遗留眼脸疤痕。以局部红肿、疼痛,出现硬结及黄色脓点为主要临床表现。治疗将患眼同侧耳尖穴常规消毒,用三棱针或注射针头在耳尖穴放血3-7滴,每日1次,一般2-5次即可。(也可在背部1-7胸椎旁开3寸范围内寻找异常反应点,如压能点、粟粒状突起、丘疹等。如无反应点或不明显可选心俞、神堂等穴)
5、口腔溃疡:把耳尖穴消毒,用三棱针或注射针头点刺出血,挤出5-8滴血后,用干棉球压迫止血即可,每日1次,治疗3-5天能结痂而愈。(如果溃疡多时可在太阳穴放血是最好的)
6、角膜炎:角膜炎分溃疡性角膜炎,非溃疡性角膜两类。由内因,外因不同因素造成。因角膜外伤,细菌及病毒侵入角膜引起的炎症。患眼有异物感,刺痛甚至烧灼感。球结膜表面混合性充血,伴有怕光、流泪、视力障碍和分泌物增加等症状。治疗耳尖点刺放血,充血重的结合太阳穴刺血尤佳。
7、痤疮俗称“青春痘”: 又叫“面疱”“粉刺””“暗疮”等,中医称“肺风粉刺”。是由于毛囊及皮脂腺阻塞,发炎所引发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也是美容皮肤科的最常见的病种之一。通常好发于面部、颈部、胸背部、肩膀和上臂。临床以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为主要表现。这种疾病青春期多见。治疗双耳尖取穴、大椎、肺俞刺血。
8、失眠症:失眠症为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是人体处于一种渴求睡眠而又难以达到睡眠要求的状态,具有经常性和一定的病理顽固性,常伴有头晕、头胀、心烦、焦虑、精神不振、工作效率降低等,中医称本病为为“不寐”。耳尖刺血有很好的效果,如果结合间谷、行间再加风市穴效果更好。耳尖刺血为什么有这么好的效果?我们都知道肾开窍于耳,《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心开窍于耳”如此一来心肾皆开窍于耳,又少阳经也绕耳入耳,因此耳尖刺血,除了活血化瘀以外,可以镇定祛风,交通心肾,所以它是治疗失眠很好的穴位。
9、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这种病常规针刺可加耳尖刺血,可帮助提高治疗效果,特别是闭眼的动作,能结合健侧的合谷穴更佳。
10、高血压的防治:耳尖刺血一周一次,一次刺一侧即可,左右交替,坚持二三个月,有助于血压的平稳。
11、湿疹、荨麻疹:耳尖点刺放血能使湿疹、荨麻疹得到有效控制,且不易复发。特别是对肝胆经脉所循行之处,如面颊、耳后、胁肋、腹股沟及会阴部等部位的湿疹,针刺耳尖能明显减轻瘙痒缓解症状。
总之,耳尖放血因其简便效验广泛适用于由胸膈以上尤其是头面部的热性疾病,耳尖穴是我最常用于放血的穴位之一,这里就对耳尖穴的疗效介绍一下,耳尖对几乎所有的眼病都有效果,像上述的急性结膜炎、麦粒肿、角膜炎等。在治疗口眼歪斜时,如果在口腔粘膜放不了血时,可以在耳尖穴放血代替。另外耳尖穴放血治疗失眠症,也有很好的效果,此外在耳尖穴放血,还可以治疗多种皮肤病。为什么耳尖对那么多的疾病有效果?这有它的道理:中医认为少阳主风,太阳主表。由于膀胱经上至头顶再从头两侧至耳上,少阳经循行耳朵。表证与太阳有关,皮肤病与风与表皆有关连,所以耳尖可以主风主表,可以治风也可以治表。另外少阳经也循行眼的内侧及外侧,在这里放血,可以治疗眼的疾病。因为少阳主风,又胆透过脏腑别通与心通所以可以治失眠症。大家都
知道肾开窍于耳,《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心开窍于耳”,因此在耳尖刺血治心悸及多汗(心主汗)亦有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xenh6343
|
2014-5-15 13: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很好,非常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尖爱情渗
|
2016-2-7 15: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社消息,我国著名床上极限运动员XX自5月20以来,体温屡创新高,在X月XX日更是创造出历史最高成绩---40。5度,可喜可贺可口可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小李飞刀
|
2019-7-17 02: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毛老子总也抢不到沙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肝病治疗中心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四大经典
中医儿科
杏林杂谈
中医妇科
中医资源
胡必江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