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走进中医
›
中医诊疗水平判断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辨证论治]
中医诊疗水平判断
[复制链接]
803
|
2
|
2010-8-24 23: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第一招:医生望诊、问诊是否仔细。
中医靠观察体会来推演疾病的进展及进行诊断,因此好医生多半会悉心问诊,反复推敲致病原因。“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4个步骤。而只把脉不问诊或单望诊不把脉的医生绝非是你要找的医生。
第二招:病历填写是否详实。
简单草率的病历记载,无法为你复诊或是换地再诊提供第一手的资料。要知道,对于中医而言,记录越详细,失误率越小。
第三招:医生问诊是否循循善诱。
医生不知该从何问起,说明他对这个病症不熟悉,不了解,不知道该如何观察。这样的医生,还是不找为妙。
第四招:医生的问诊口气,透露经验是否丰富。
一些资质较浅的医生在问诊时,语气多半不确定。“你是不是常腰酸背痛?你是不是脖子很容易僵硬?”问些每个人都有的普遍症状,这样的医生你还能指望他什么呢?
第五招:尽管中药相对西药来说疗效略慢,但并非一定要数月方能见效。
一般来说,药效因病而异,只要找对医生用对药,通常吃药一星期就会有好转的感觉。像一般的感冒、便秘、腹泻、失眠等,一两帖药症状就可得以改善。
第六招:医生的态度是否诚恳。
医学是有局限性的,名医也不可能样样都懂、百病都可治愈。说自己什么病都能看的医生,不能找。
第七招:康复天数,医生本应心里有数。
医生所说的康复天数,与实际上身体复原的天数是否基本吻合,也是判断经验是否丰富的一个标准。
第八招:针灸不是疼不可耐的苦刑。
一般来说,扎对穴位时,患者应觉得酸、麻、胀,而非疼痛难忍。所以,疼代表你找错人了。
第九招:中医并非完全排斥西药。
虽然中西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治疗方式,但是如果你碰到那种对西药存有极大偏见,轻易就让你立刻停止服用西药的医生,你最好还是留个心眼,不要完全信之。
第十招:自己做点功课,有助于找到好医生。
对于某种疾病的症状和目前的治疗方法,可以自己上网看一下资料,以便对其有一些基本的认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txjyl1952
|
2015-2-24 09: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这样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夏采佻yv
|
2017-10-16 01: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以风骚惊天下,就以淫荡动世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会员之家
中医内科
肝病治疗中心
gopa7574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