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走进中医
›
中医施治在于辨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辨证论治]
中医施治在于辨
[复制链接]
993
|
2
|
2011-7-24 06: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现代人爱看中医养生类书、爱将草本药物泡成茶、爱用天然植物的中草药护肤品……专家指出,其实,中医治疗、养生充满了智慧。
了解1:中医专治生病的人
中医和西医最明显的区别是,中医治的是生病的人,而西医治疗的是人生的病。也就说,西医注重对疾病本身的研究,像一些“靶治疗”,就是找到病原体后,向其发射,将其击毙,有着局部的特点。而中医则注重的是身体整体的情况,需要辩证论治,以扶正祛邪,达到身体和谐的目的。
提示:一些久治不愈的慢性病、诊断不清的疑难病症、还有西医手术后的调养、癌症后的康复、变幻莫测的心脑血管等疾病,都适合看中医。
了解2:中医擅长治未病
中医很讲究“治未病”,就是日常要注意对疾病的预防,不要等到有病才看。有些人虽然并没有明显的身体病变,但已经感到身体不舒服,如去西医就诊时,因为各项检验指标都没有问题,常被诊断为“没有病”。但从中医的角度去看,已经是生病了。因为患者已经感到身体有诸多不适和痛苦,这是亚健康状态,多与生活不规律、心态不平衡、饮食无节制有关。
提示:一般而言,中医会根据“未病”者的身体情况开方用药,还会与患者对有关日常保养进行心理沟通。
了解3:“不求医”不现实
现在一些热销的中医养生图书,有“求医不如求己”的概念。但是专家认为,了解一些必要的养生常识是可以的,但要不求医是难以实现的。因为对普通患者来说,在中医方面做自我诊断是非常困难的。中医治病有“因人治宜”的原则,虽然很多人所患的疾病在西医诊断上都相同,但中医则要根据每个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生活习惯、居住环境等进行分析,分别用药。譬如有些表象为热证的体质,实则是寒证,需要有经验的中医师在很多细节上反复观察。有的疑难病症,连中医师都可能发生辩证失误,更何况患者自己。
提示:基于中医诊断思路的复杂性,对照某些中医书籍作自我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是不可靠的。
了解4:不要迷信小验方
<p> 用中医的方法进行养生、美容等,切记不要迷信一些小验方。有没有效果要看谁来用。如曾在日本发生的“小柴胡汤事件”,原本在中国医生用得出神入化的小柴胡汤,却在日本吃死了人。原因并非是柴胡的问题,而是没有按照中医的原则去用。我国古代的方书,像《金匮要略》、《伤寒论》等,所有方子都是公开的,关键是应用时如何辩证,不仅要根据不同患者体质,施以不同的药物剂量,还要按照气候等诸方面的因素。所以,绝对不可一概而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褚怡宝
|
2015-4-8 01: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数钱数到手抽筋,睡觉睡到自然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txjyl1952
|
2017-12-4 0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强,支持楼主,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会员之家
中医内科
肝病治疗中心
xenh6343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