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走进中医
›
百日咳中医辨证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辨证论治]
百日咳中医辨证
[复制链接]
759
|
2
|
2011-5-24 00: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百日咳,祖国医学又称为顿咳、鹭鸶咳、疫咳、天哮呛等,以阵发性顿咳、伴有吼声为特征,病程较长,不易速愈,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感受时疫之邪,从口鼻而入,侵袭肺卫,肺失清肃,或痰涎内阻,气机不畅所致。按顿咳的病程,分为3期进行辨证分型。
(1)初咳期:本期有风寒证、风热证两个证型。
①风寒证:由风寒外束,肺失清肃,伏痰内阻,肺道失利所致。症状:起病除似感冒症状外,咳嗽声重浊,痰液清稀,面白形寒,舌淡苔白滑,脉浮。
②风热证:或由风热所侵,或由寒化热,邪郁肺卫,内伏痰浊,热煎津液,胃热上逆所致。症状:除起病的感冒症状外,咳声亢扬,痰液粘稠,咳兼呕吐,面赤唇红,尿黄便干,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2)痉咳期:本期有痰热证、痰湿证。
①痰热证:由痰热互结,阻于气道,肺道失利,肺胃气逆,痰火伤及血络所致。症状:痉咳剧烈,咳声高亢,痰稠粘难出,咳必作呕,颜面浮肿,目睛、牙龈、鼻腔出血,或痰中带血,心烦不眠,口干口渴,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而腻,舌下肿胀溃烂,脉数有力。
②痰湿证:由痰浊内阻肺络,气逆失利,肺气上逆所致。本证与上述痰热证原因相关,但本证患儿平素属脾虚体质,所以,病机以痰湿为主。症状:痉咳症状不如痰热证剧烈,咳声微缓,痰液较稀,面色苍黄,目胞浮肿,大便稀薄,纳食较差,舌淡苔白而滑或白腻,脉象有力。
(3)恢复期:本证有阴虚证、气虚证。
①阴虚证:由久咳伤肺,肺阴不足,余热煎灼所致。症状:痉咳缓解,但咳声嘶哑,干咳无痰,或痰少质稠,面色潮红,神烦盗汗,睡卧欠安,口干口红,苔少而干,脉细数。
②气虚证:由久咳伤肺,肺气不足,素体脾弱所致。症状:咳声无力,少痰或痰液稀薄,面白气弱,神疲自汗,手足欠温,食少腹胀,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而润,脉细弱。
中医就是这样收集症状和体征等临床资料,对其加以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证是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辨证分型的目的是为了确定相应治疗方法,是治疗疾病的前提依据,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不可缺少的环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蠢华磊
|
2015-3-31 12: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早餐里吃到刷锅的金属丝很正常,这正说明我们后勤是严格按照先刷锅后做饭的顺序操作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昉中满城
|
2017-11-22 05: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会员之家
中医内科
ihzwt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