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走进中医
›
疔疮诊断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辨证论治]
疔疮诊断
[复制链接]
1046
|
2
|
2011-1-20 00: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病因病机】
本病主要是火热蕴结为患。或因过食膏粱厚味、醇酒辛辣炙博之品,以致脏腑蕴热,火毒结聚而成;或因外感火热之邪;或因昆虫咬伤、皮肤破损等,复染毒邪,蕴蒸肌肤而成。
由于头面为诸阳之首,火毒蕴结则易助益火势,反应剧烈,变化迅速,如不及时治疗,或不慎碰伤、挤压,或过早切开,皆能助长火毒,以致正不胜邪,毒邪扩入营血,则可引起走黄危证。
西医学认为,本病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皮肤所引起的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发于危险三角区(鼻、上唇周围)的疔疮,当病情加重或被挤碰时,病菌可经没有静脉瓣的内眦静脉、眼静脉进入颅内,引起颅内化脓性感染。
【诊断]
本病多发于额前、颧、颊、鼻、口唇等部位。依据病程变化可分为三期:
初期:在颜面部的皮肤上面有一粟粒样的脓头,或痒或麻,以后逐渐红肿热痛,肿势在3-6cm以上,顶突根深坚硬,犹如钉丁之状。轻者可无全身不适,重者可伴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成脓期:起病后约5-7天,肿势逐渐增大,疼痛加剧,后肿势局限,顶高根软。全身伴有发热、口渴、便干、溲赤等火毒炽盛的症状。
溃后期:脓头溃破,脓栓随脓外出,肿消痛止,身热渐退,疮口即可愈合。
以上是顺证演变的一般规律。但生在危险三角区(鼻、上唇周围)的疔疮,如若处理不当,或受挤压碰撞,或过早切开等,可引起疮顶干陷无脓,疮口周围皮肤暗红,肿势扩散,甚至头面耳项俱肿;全身伴有壮热烦躁,恶心呕吐,神昏谵语,胁痛气急,舌质红绛,苔黄糙,脉洪数等症状,此乃走黄之象。毒邪亦可通过经络内传脏腑,引起脏腑脓肿,或旁窜而并发流注或附骨疽。
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必要时应作血细茵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illumouth
|
2015-3-10 12: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zglv5217
|
2017-11-2 18: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孩子真他妈招人喜欢;这孩子他妈真招人喜欢;这孩子真招他妈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会员之家
中医内科
肝病治疗中心
affestcic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