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辨证] 疮疡病因病机

[复制链接]
查看1014 | 回复2 | 2012-11-9 18:4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疮疡亦称为外疡,在古代将外科称为疡科,外科医生称为疡医。疮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疮疡是泛指一切体表浅显外科疾病的总称;狭义的疮疡是指感染因素引起的体表化脓性疾患。本章是指的狭义的疮疡,相当于西医学的外科感染,包括特异性感染和非特异性感染两种。
【病因病机]
—疮疡的致病因素,有外感(外感六淫邪毒、感受特殊之毒、外来伤害等)和内伤(情志内伤、饮食不节、房室损伤等)两大类,尤以热毒、火毒最为多见。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邪正相争,引起局部气血凝滞,营卫不和,经络阻塞,导致疮疡的发生,并产生肿痛症状,进一步发展则热胜肉腐,肉腐为脓,形成脓肿。若邪毒不去,内侵脏腑,轻则影响其功能,重则危及生命。
疮疡发生后,正邪交争决定着疮疡的发展和结局。疮疡初期,若人体抗病能力较强,正能胜邪,拒邪于外,热壅于表,使邪热不能鸱张,渐而肿势局限,疮疡消散,为疮疡初期尚未化脓的消散阶段。若人体抗病能力较差,正不胜邪,热毒深壅,滞而不散,久则热胜肉腐,肉腐而成脓,导致脓肿形成,为疮疡中期成脓阶段,此时若及时切开引流,脓液畅泄,毒从外解,形成溃疡,腐肉逐渐脱落,新肉生长,最后疮口结痂愈合;或者抗病能力尚强,可使脓肿自溃,脓毒外泄,同样使溃疡腐脱新生,疮口结痂愈合,为疮疡的后期溃疡阶段。若在疮疡的初、中期,人体气血两虚,抗病能力低下,则不能托毒外达,可致疮形平塌,肿势不能局限,难溃,难腐等;若再未能得到及时处理,可使毒邪走散,扩散全身,形成“走黄”、“内陷”之证,而危及生命。疮疡后期,毒从外解,病邪衰退,理应逐渐趋向痊愈,若由于气血大伤,脾胃生化功能不能恢复,加之肾阳亦衰,可致生化乏源,阴阳两竭,同样可使毒邪内陷,危及生命。
邵又珏 | 2015-6-13 04: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是不是沙发都得回复下
gopa7574 | 2018-2-20 16:35: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的围观我压力很大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