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辨证] 蛔虫病病因病机分析

[复制链接]
查看997 | 回复3 | 2010-1-24 08: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蛔虫病的发生,主要是吞入了感染性蛔虫卵所致。其病位主要在脾胃、肠腑。小儿缺乏卫生常识,双手易接触不洁之物,又喜吮手指,以手抓取食物,或食用未洗净的生冷瓜果,或饮用不洁之水,以致食人虫卵,进入胃肠,形成蛔虫病。此外,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油腻,损伤脾胃,积湿成热或素体脾胃虚弱,均可白蛔虫滋生创造有利条件。如《景岳全书,诸虫》所说:“或由湿热,或由生冷,或由肥甘,或由滞腻,皆可生虫……然以数者之中,又惟生冷生虫为最。”指出乱睁牛冷不洁之物为蛔虫病发生最常见的病因。
1.虫踞肠腑  蛔虫寄踞肠内,频频扰动,致肠腑不宁-,气机不利。小肠盘复于腹内中部,故腹痛多发生在脐周,虫静则疼痛缓解。蛔虫扰动胃腑,胃气不晦,,则见呕恶、流涎;蛔虫上窜,随胃‘气上逆,形成吐蛔。虫踞肠腑,劫取水谷精微,损伤脾脣,脾失健运,胃滞不化,则食欲异常,饮食不为肌肤。重者面黄肌瘦,精神疲乏,甚至肚腹胀大,四肢瘦弱,形成蛔疳。虫聚肠内,脾胃失和,内生湿热,熏蒸于上,可见龄齿、鼻痒、面部白斑、白睛蓝斑等症。
2.虫窜入膈  蛔虫好动而尤喜钻孔,当受到某些刺激,如肠道寒温不适或食糜异常,使蛔虫受扰,则更易在肠腑中窜动。若蛔虫上窜人膈,钻人胆道则发生蛔厥。虫体阻塞胆道,气机不对,疏泄失常,表现为右上腹部剧烈绞痛,伴有呕吐,或为胆汁、或见蛔虫,甚则肢冷汗出,形成“蛔厥”之证。正如《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蛻虫病脉症治》中说:“蛻厥者,当吐蛻,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蛻i上入膈,故烦。须臾复,卜,得食而眍。又烦者,蛻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蛻。”
3.虫聚成瘕  蛔虫性喜团聚,若大量蛔虫壅积肠中,互相扭结,聚集成团,可致肠道阻塞,格塞不通,形成虫瘕。肠腑气机阻塞,不通则痛,故腹痛剧烈,腹部扪之有条索状物;胃失通降,腑气上逆,而见呕恶、大便不通。
pletchernhf | 2015-1-23 15:55: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浮云面前一定要淡定啊!!!
icmv7465 | 2017-1-19 11: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中华而努力读书!一包中华好多钱啊…
尹牟负 | 2019-5-5 05: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巨龙巨龙你插两眼,永永远远地插两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