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津液] 气与津液的关系

[复制链接]
查看807 | 回复2 | 2012-12-1 09: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气属阳,津液属阴。气与津液的关系和气与血的关系极其相似。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有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和气的气化、温煦、推动和固摄作用。气在体内的存在及其运动变化,既依附于血,也依附于津液,两者生理上密切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

1.气对津液的作用

(1)气能生津:气是津液生成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津液是饮食物哆堡胃的运化,经过一系列气化过程而生成。脾胃之气旺,则化生津液之力强,人体津液充足;脾胃之气虚,化生津液之力弱,则津液不足。

(2)气能行津:是指津液的输布、变化和排泄,有赖于气的推动和气化作用。由于脾气的转输,肺气的宣降,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才能使津液输布于全身;津液代谢后转变为汗液和尿液排出体外,也是通过气的气化作用来完成的。所以说,气行水行,气停水;聚。当气的推动和气化作用异常时,津液输布和排泄亦随之受阻,可出现水液停聚,在病理上称为“气不行水”。这是临床上行气与利水法并用的理论依据之一。

(3)气能摄津:气的圃移作用控制着津液的排泄,使体内津液保母二室塱芋,以维持津液的代谢平衡。若气虚,固摄无力时,可致多汗、漏汗、多尿、遗尿等。

2.津液对气的作用  水谷化生的津液,在元阳之气的蒸腾下,化而为气,敷布于脏腑,发挥其滋养作用,以保证脏腑组织的正常生理活动。此外,津也是气的载体之一,气无形而动,必须附着于有形之津液,才能存笺体内,故说:“津能载气。”当津液大量外泄时,气也随之丧失,称为“气随津脱”,正如《金匮要略心典》说:  “吐下之余,定无完气。”如暑病伤津耗气,不仅口渴喜饮,且气随津液外泄,导致气亦不足,而见少气懒言、肢倦乏力等气虚之瘁。
zglv5217 | 2015-6-14 07: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名花虽有主,我来松松土。
pletchernhf | 2018-2-23 12: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知道我不算帅哥,但曾经有人看我满月的照片时,也说过我左边的鼻孔很偶像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