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医话小语:细说达原饮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医话小语:细说达原饮
[复制链接]
170
|
0
|
2014-5-3 09: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医话小语:细说达原饮
2006年9月13日《中国中医药报》第2603期
达原饮原名达原散,为明·吴又可所创,载在《温疫论》,由槟榔、厚朴、草果、知母、芍药、黄芩、甘草七味药组成。用于瘟疫或疟疾邪伏膜原,憎寒壮热,日一至三发者。吴氏指出,槟榔除岭南瘴气,厚朴破戾气,草果除伏邪,“三味协力直达其巢穴,使邪气溃败,速离膜原……以后四味,不过调和之品”。我们认为,达原饮主药应为草果与知母,这里取“草果治太阴独胜之寒,知母治阳明独胜之热”。临床以之治湿热中阻,枢纽失职,以致寒热起伏,连日不退,胸脘痞满,呕恶,甚则便溏之夏秋季胃肠型感冒颇验。用此方之目的,在于藉草果以温脾燥湿,复用厚朴、槟榔以佐之,使湿浊之邪得化而热势自孤;再以知母清胃除热,复用黄芩以佐之,不使星火燎原。壬寅年夏季多雨,诊治一刘姓中年农民患者,因田间劳作淋雨,回家暴食后饮冷,翌日即寒热交作,迭进新加香薷饮、小柴胡汤、柴葛解肌汤等,已历时六日,寒虽罢而热不减。诊见身热烦躁,头身悉痛,口渴饮水不多,饮后辄吐,胸脘痞满,不饥不纳,小溲黄赤,大便两日未下,脉数,舌边尖殷红,苔浊厚,底黄垢,中心灰黄老黄交织,外罩白腻如积粉状。当时认为湿热内蕴脾胃,盘踞膜原。思湿热之邪,非辛不开,非苦不降;而膜原之邪,又非达原不克。于是用达原饮去白芍,合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大枣,服一剂胸脘即宽,呕吐旋止,二剂热减。复诊以达原饮合三仁汤出入,续服二剂,热退而瘥。本例之所以获得捷效,其关键有三:一是病机上湿在太阴、热在阳明的认识对路;二是辨证上掌握了多层次的白、黄、灰黄、老黄相兼的浊厚垢腻的邪在膜原的特点舌苔;三是治法上采取了“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的苦辛通降(草果、厚朴之辛通,知母、黄芩之苦降)、化浊、燥湿、清热的法则与方药。正由于药证相对,所以难证也能较快地治愈。(王少华 江苏省兴化市中医院)
/html/DirDu/2006/09/13/17/41/59.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美容之声
中医内科
尊生保健
ysuxj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