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煮饼”考释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煮饼”考释
[复制链接]
150
|
0
|
2014-5-3 04: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煮饼”考释
2006年11月13日中国中医药报 第2634期
《金匮要略》原文第六条百合洗方中提到“洗已,食煮饼,勿以盐豉也”。“煮饼”一词,宋代庞安时在《伤寒总病论》中谓“煮饼是切面条汤,煮水淘过,热汤渍食之。”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金匮要略》对“煮饼”亦谓之“煮淡面条之类”。
为了进一步探讨“煮饼”的确切涵义,笔者现考证如下:
煮饼的历史渊源
饼,《说文解字》注解为“饼,面餈之,从食、并声”。《现代汉语词典》则解释为“扁圆形的面制食品;像饼的东西”。我国面点小吃的历史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当时已有石磨,可加工面粉,做成粉状食品。
煮饼,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释为“白汤饼”,丹波元简《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引张师正《倦游录》云“凡以面食煮之,皆谓汤饼”;我国科学家考察断定面条已有4000多年历史。由此可推出张仲景时代已有面条存在,然而古代却没有“面条”之称。由此笔者推断“煮饼”即为张仲景故乡河南历史流传下来的地方小吃“水烙馍”,这与孙思邈和张师正均做“汤饼”的提法相吻合。古汉语中“汤”即为沸水,这种薄饼的做法更似仲景所说的“煮饼”。其做法为:先和好面,碾成薄薄的一层饼,待水煮沸后,把做好的面饼平放在锅箅子上,薄饼就像在水上煮一样,合上锅盖,稍停片刻即可取出食用,这种做法用“煮饼”称之很形象,也很贴切,对于取类比象应用广泛的古代中国更易被世人所接受。同时这种饼在吃时,人们习惯在薄薄的饼子上抹上一层咸豆豉食用,这与原文“食煮饼,勿以盐豉也”相呼应。
这种薄饼做法简单方便,加咸豆豉可以提高食欲,而淡面条则不能,并且会引起脾胃虚弱者的呕吐。但食用薄饼不宜过量,否则会引起食积。
煮饼的现代营养医学
煮饼亦为小麦面粉经过高温加工而成,其营养成分主要为淀粉、麦芽糖,并富含氨基酸及微量元素。淀粉在人体内易被消化吸收,而麦芽糖可直接被人体胃肠道吸收。食用它,在一定程度上对消化能力减退和消化功能障碍的病人的康复有利。同时小麦含丰富的蛋白质,尤其适合儿童、老人及肠胃消化不良的人食用,这对身体虚弱的“百合病”(百合病是一种精神恍惚、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和食欲时好时差,以及口苦、尿黄、脉象微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人尤为适宜。煮淡面条时,一部分的营养成分被稀释在面汤里,若单吃淡面条不喝汤,不能完全把面食的所有营养成分吸收,若喝汤却又会和喝粥一样引起发汗,不利于百合病人的恢复(百合病病人阴虚,不宜发汗),而以豫南地区小吃“水烙馍”的做法来食用,就避免了食用“煮淡面条之类”发汗的弊端。
煮饼在中医学上的意义
《金匮要略·百合病》原文第六条百合洗方中提到“洗已,食煮饼,勿以盐豉也”。说到煮饼自然想到小麦,小麦为五谷之一,早在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就有对它治疗疾病的记述“小麦味甘、微寒、无毒,主除热、止燥渴咽干,利小便,养肝气,止漏血、唾血。以作麴,温,消榖止痢;以作面,温,不能消热止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小麦面,医方中往往飞用罗面,取其无石末而性平易尔,陈麦面水煮食之无毒。以糟发胀者,能发病发疮,惟作蒸饼和药,取其易消也”。张仲景在这里之所以用煮饼,一方面可能考虑这种面食可迅速做好,方便食用;再者煮饼具有小麦的止燥渴咽干,对百合病经月不解而致的口渴有积极的治疗作用。更重要的一点是,它可以微微生津而不伤阴,不像喝稀粥那样令人发汗,对于刚用百合洗方洗过,腠理打开的患者,易引邪入里,加重病情。而面饼却可以微微生津增加阴液,不会使邪入腠理,而食用煮淡面条则不具有像食面饼这样类似的功能。
从以上考证我们可以得出: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脉证治第三》原文第六条百合洗方中提到的“煮饼”,即为现今豫南地方小吃“水烙馍”,而非简单的“煮淡面条之类”。(王晓阳 郑访江)
/html/DirDu/2006/11/13/29/09/02.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dbwqmqdf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