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调和、攻伐、温养皆可治虚——《金匮要略》虚劳病治疗特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调和、攻伐、温养皆可治虚——《金匮要略》虚劳病治疗特色
[复制链接]
171
|
0
|
2014-5-6 21: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调和、攻伐、温养皆可治虚——《金匮要略》虚劳病治疗特色
2007年1月5日中国中医药报 第2663期
“虚者补之”,一般认为乃虚损性疾患不二之法则。然而,若从《金匮要略》论治虚劳看,则并非一概补益,纯用滋填,而是或以调和为法,或取攻伐之剂;或温养阳气,寓补于调动机体生机之力中。
立足调和 寓补于调
《内经》谓疾病的治疗关键在于“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金匮要略》所论虚劳病,是一类十分复杂的慢性虚弱性疾患。其脉证的显著特点之一是阴阳俱虚,寒热错杂。如5条既见“短气里急,小便不利”、“少腹满”之阳虚中寒证,又见“时目瞑,兼衄”等阴虚内热候;6条见“手足烦,春夏剧,秋冬瘥”之阴虚内热象,又见“阴寒精自出”之阳虚不固候;8条肾阳虚寒之“少腹弦急,阴头寒”,下利“清谷”,与阴虚虚热内扰之“亡血”、“失精”、“梦交”等症状并见;13条阳虚中寒之“里急,腹中痛”则与阴虚阳浮之“悸”、“衄”、“梦失精”、“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同兼。这种阴阳互见,寒热夹杂之证,乃阴阳俱虚,互不协和所致。尤在泾说:“夫人生之道,曰阴曰阳,和平百疾不生,若阳病不能与阴和,则阴以其寒独行,为里急,为腹中痛,而实非阴之盛也;阴病不能与阳和,则阳以其热独行,为手足烦热,为咽干口燥,而实非阳之炽也。”对于这种阴阳失和所致之虚寒虚热证,非以寒攻热,以热攻寒所能奏效。尤在泾说:“寒热内贼,其病益甚”。故仲景用调和之品,使阴阳相就,相互协和而愈。分析篇中所列几个主要方剂即可明了。
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
建中,调理脾胃,建复中气之意。虚劳病至后期,脾胃多虚,而虚劳“阴阳之不调者,盖由脾之健运失常”,故调和阴阳,在于先理中焦脾胃,脾胃得健,气血充盈,营卫相贯,阴阳相循,如环无端而不极于偏,则虚劳偏寒偏热之证得平。
桂枝龙骨牡蛎汤
乃桂枝汤加龙骨牡蛎而成。桂枝汤,王晋三氏称之为“和方之祖”。徐忠可谓其“外证得之解肌而和营卫,内证得之补虚而调阴阳。”该方刚柔互济,阴阳并用,功擅益阴助阳,两调阴阳。其中桂甘辛甘化阳,阳得扶而寒者温,芍甘酸甘化阴,阴得助而热者平。阴阳谐和,阳能护阴而阴不外泄,阴可涵阳则阳不上浮。加之伍入龙牡,既可固外泄之阴,又可镇上浮之阳,故“少腹弦急,阴头寒”、下利“清谷”、“亡血”、“失精”、“梦交”等阴阳两虚,紊乱失调之重证不补而愈。这可能是由于本方能调节机体自身平衡机制调动机体自稳功能之故。
肾气丸
本方于重剂滋肾阳药中,纳入少量温肾阳之品,乃典型阴阳相配之方。机体肾功能包括“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肾阴和肾阳在人体内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张景岳说:“阴阳原同一气,火为水之主,水即火之源,水火原不相离也……其在人身即元阴元阳,所谓光天之元气也。”虚劳多阴阳俱虚,但温其阳,必燥伤阴液;独滋其阴,则碍其阳气。肾气丸阴阳相配,能于阳中求阴之生,于阴中求阳之复。此外,该方滋补之中,又伍泽泻、丹皮、茯苓泻利之品,从而构成阴阳相济,温润相参,补泻相兼的配伍特点。因此仲景立方用意,在于两调肾中元阴元阳。至于治疗虚劳兼有风气之薯蓣丸,则属补散结合,邪正兼顾,调和表里之例;治疗“虚劳虚烦不得眠”之酸枣仁汤,则属滋行并用(枣仁配川芎),调和脏腑(心肝)之剂。
虚劳病由于其病程缠绵,病性消耗,各脏腑功能均呈衰弱状态,其中以脾胃功能尤为虚弱。若一味滋填,难免伤脾碍胃。裴兆期云:“今之不善补者,概用归地参术甘草黄芪等类,皆甜腻壅膈之物,胃强尚可,胃弱者服之,不胀则泻,不泻则呕吐。而不能食矣,病不转加者,未之有也。”故纯补呆填,滋腻厚味,伤及气血生化之源,则有碍虚劳之恢复。临床实践还证明,虚劳病偏激用药弊病较多。而仲景以调和为补虚要法,调,能调动机体阴阳的相互资生,相互转化,相互协调的特性,恢复机体的自稳平衡机制,促进生理代谢的协和,故虽不着意于补,而补则自在其中。
辅以攻伐 寓补于攻
以攻法治虚,历以为犯“虚虚”之戒,帮论及者鲜,应用者寡。其实,虚实之间的转化关系,有如气之胜复,“有余而往,不足随之;不足而往,有余从之。”临床虚与实常相互伴随,邪盛可以导致正虚,正虚可以导致邪实。如“虚劳诸不足”,兼见“风气百疾”,就是虚中夹实,标本同病之证。此时不可独补其虚,亦不可着意去其风气。故仲景在大队健脾益气,滋阴养血品中,辅以桂枝、柴胡、防风、桔梗、杏仁等发散驱邪之品,此乃标本兼顾,补散兼施,但系扶正为主,攻邪为辅之法。临床常用于多种慢性衰弱性疾患易感外邪者之防与治,效果良佳。
在虚劳发展过程中,若因过饱、忧郁、暴饮,房室不节或者疲劳过度等原因,导致营卫循行不畅,气血运行受阻,渐则瘀血形成。瘀血内停,气机痞塞,故“腹满不能饮食”;瘀血阻碍新血化生,影响体内营养物质的敷布,于是肌肤失荣而“暗黑”。形成具有特殊征象的虚劳病,后世唐容川谓之于血痨证。此时虚劳是本、瘀血是标,但标重于本,邪实已成为虚劳此阶段的主要矛盾,故仲景以祛瘀攻邪之大黄
虫丸治之。张路玉云:“举世皆以参、芪、归地为补虚,仲景独以大黄
虫补虚,苟非神圣,不能行是法也。”其实,瘀血内停,既阻碍新血化生,又窃耗已亏之气血,故瘀不去则虚益甚。后世唐容川对此法极为推崇:“旧血不去,则新血断不能生,干血痨人,皆知其极虚,而不知补其虚正易助病,非治病也;必去其干血,而后新血得生,乃望回春。”可谓深得仲景之旨。
薯蓣丸扶正之中辅以攻邪,大黄虫丸攻邪为主辅以扶正,二者标本同治,却主次有别,体现了仲景治工之巧。笔者认为二方“攻”均系虚劳之辅助疗法。前者“攻”夹“补”中,“攻”属于“辅”自不待言。后者以攻为主,为何亦谓之“辅”?这是由于虚实夹杂,邪实为急,当急则治标,以攻邪为主。不过,一旦邪实消除,仍须调理正虚一面。虚劳内有干血用大黄
虫丸攻瘀,这只是暂时的治标方法,一旦瘀去邪却,仍须视病情用建中汤等方调补为治,此于无字处求其义也。故攻邪虽然在虚劳某一阶段是主要治法,但从整个虚劳发展过程来看,还是一种暂时的辅助疗法。
值得注意的是,用大黄虫丸治疗虚劳,除了给我们提示治虚劳不独用补法的问题外,还给我们开辟了一条治虚的广阔途径,即寓补于攻。不难设想,既然活血祛瘀可以补虚,那么其他攻邪之法也可应用于虚损性疾病的某一阶段。如张子和云:“陈痤去而肠胃洁,症结尽而营卫昌,不补之中,有真补存焉”;郭贞卿老中医有通下补虚之论;泻火可以益阴,唐容川云:“苦寒之品能大伐生气,亦能大培生气,盖阴虚火旺者,非此不足以泻火滋阴也。”还有祛寒温阳,利水补肾,化痰健脾等法,无不攻中寓有补意。因此,临床上见到虚劳病,不能胸中只横着一个“补”字。
注重扶阳 调动机体生化之力
《内经》云:“劳者温之”。温,“乃温养之义,非温热竞进之谓”。仲景遵《内经》之旨,治虚多投甘温之剂,调治虚劳,注重扶助阳气。小建中、黄芪建中汤,桂枝龙牡汤性偏于温,但由于方中阴阳相配,故温而不燥,和而不刚;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功能从阳补虚,又无温燥之害。甘温之品,既是补养剂,也是兴奋剂,能兴奋机体脏腑功能,调动机体生化之力,使阳生阴长,气充血足,虚劳可望平复。其意在寓补于调动机体生化之力中。
仲景治虚劳注重扶助阳气,尤其重视脾肾之阳。如小建中、黄芪建中汤温建中阳;桂枝龙牡汤、肾气丸则善调补肾阳。因肾为先天之本,是真阳之寄托;脾为后天之本,乃气血之化源。且肾为水脏,得阳始升,脾为阴脏,得阳始运。脾肾之阳振奋,则气血源源自生,脏腑经络得养,则生命功能旺盛。如“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等一系列阴阳两虚重证,仲景不从阴阳双补论治,而从调理脾胃,温建中阳着手,其旨正在求阴阳之和于中气(阳)之中,求虚劳之复于化源之中。
虚劳病至后期,多累及于肾,所谓“久病及肾”是也。虚劳症见少腹弦急,阴头寒,下利清谷,亡血失精等,多与肾虚有关。徐忠可说:“惯于失精则肾虚……(肾)虚不能固气而清谷不能固血而血亡,不能固精而精失”。用桂枝龙牡汤或天雄散扶肾中之阳以摄外泄之阴。至于“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乃肾阳虚弱不能温其外府,难以化气利水之故。用肾气丸补阴之虚以生气,助阳之弱以化水,肾阳振奋,气化复常,则诸证可平。仲景治虚偏重调补阳气之举给后世以很大的影响,薛己、景岳、赵养葵、李中梓等均主张温补治虚。而李中梓更明确指出虚证多为脾肾所主,并认为补虚就是温补脾肾,从而将温补与脾肾紧密联系在一起。此观点,无疑是对仲景以扶阳,尤其是扶脾肾之阳为治虚根本大法论点的进一步阐发。
仲景治虚注重阳气还体现在处方用药不损伤阳气一面。如“虚劳虚烦不得眠”,仲景不用苦寒降火之剂,而创甘寒养阴之酸枣仁汤;治虚劳不足、脉结代等用炙甘草汤,以较多养阴益血之品如生地、麦冬、阿胶、麻仁等,伍辛温之生姜、桂枝,既有阳中生阴之意,又可避免阴凝伤阳。从全篇各方来看,均免用寒凉伤阳之品,这亦不失为保护机体阳气之重要一着。后世张景岳所谓“大抵实能受寒,虚能受热,所以补必兼温,泻必兼凉”,以及张杲《医说》“虚劳不得用凉药”等论,均是对仲景这一用药特点的发挥。(旷惠桃 湖南中医药大学)
/html/DirDu/2007/01/05/33/75/80.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天气不错pga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