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中医骨伤科古医籍选》辨误二则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医骨伤科古医籍选》辨误二则
[复制链接]
174
|
0
|
2014-5-9 11: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医骨伤科古医籍选》辨误二则
2007年3月1日《中国中医药报》第2690期
近读《中医骨伤科古医籍选》(阕再忠,孙承禄·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二版),笔者认为,个别地方对原著的解释有明显错误。兹选《疡医大全》之《论瘀秽内焮》一节为例。
原文:又云:伤损之症,若内积瘀血焮热,宜砭刺。不知砭刺则外皮灸干缩急坚硬巴连好肉,不能腐烂,亦加胀痛,俗名丁痂皮是也,以致瘀秽难出。治者因将死肉尽行割去,疮口开张,反难腐溃。怯弱之人,多成破伤风证,以致不救。若杖后刺去瘀秽,涂以神效当归膏,投以参、术、芪、地黄之类,诸症即退,死肉自溃,丁痂皮不结,所溃亦浅,生肌之际亦不结痂,自免皱结之痛。
编者对以上论述的解释是:本节讨论了外伤的扩创疗法。外伤之证,必须将损伤和受污染的组织清除,使其不淤积于内而产生各种变证。否则可能使受伤之局部红肿发热,发生炎症。此时宜将其刺破,以排除瘀血及热毒。不然,受伤之处外表不能排除而致患处肿胀疼痛难以愈合。此时须将局部开放 ......
网 /html/DirDu/2007/03/01/38/22/42.htm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556 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尊生保健
杏林杂谈
washOrast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