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再论《伤寒论》第28条——兼答孟琳升老师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再论《伤寒论》第28条——兼答孟琳升老师
[复制链接]
164
|
0
|
2014-5-12 12: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再论《伤寒论》第28条——兼答孟琳升老师
2007年10月12日中国中医药报 第2811期
9月3日贵报刊登了孟琳升老师的文章《灵活化裁,病机中心论是根本》,是文提到我曾经撰写的《第28条解析》一文,现就孟老师的疑问以及我的一些困惑简单陈述如下:
首先,诚如孟老师所言,《伤寒论》中张仲景应用“服……汤”的句型(包括类似句型的“凡服……汤”、“服汤药”或“初服……汤”等)颇多,如24、25、26、164等多条。但我在《第28条解析》一文中并未由第28条是仲景误诊案而把它们都说成是仲景的误治案例。我一直都觉得不应该把经典神化,对于《伤寒论》的学习更应该如此,其实如果仔细品读孟老师所列举的“服……汤”句型的条文,如第24、25、26、164条等,便更能体会到《伤寒论》条文的写成,其实就是张仲景临床案例的系统概括。试看第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和第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很显然张仲景在面对太阳病而首先处以桂枝汤治疗时,并未曾预料到“反烦不解”“大烦渴不解”等变化,当面对这些变化时,他亦只能“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并在日后把这种临证过程加以概述为条文,这是合乎客观逻辑的推理,而并非是主观臆断。
孟老师在文章的最后认为第28条的病机当为“太阳经证演变为腑证中蓄水证的一个中间过程”,暂不论此论述是否正确,即使是第28条的病机果如孟老师所言,那也说明了张仲景对于“太阳经证演变为腑证中蓄水证”这个中间过程而处以“服桂枝汤”、“或下之”的治疗方法是错误的,换句话说,那不正是说明了张仲景一开始面对“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由“仍”字便可知在服桂枝汤或下之之前就已经存在)而处以“服桂枝汤”、“或下之”是误治吗?孟老师也提到他在临证中曾见一些风寒性外感疾病,因治不如法而出现胃中憋闷、或轻微疼痛、小便涩滞着,这种“治不如法”不正是失治误治吗?所以说,“仲景误治案”本属平常,不能神化张仲景。
其次,我在《第28条解析》一文中引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中张仲景先后应用小青龙汤、茯苓桂枝五味子甘草汤、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的完整诊治病案,其目的并不是像孟老师所言是为了把第27、28、29条从句式及病史等方面加以联系,而是为了借这个完整的病案更清晰地向大家说明《伤寒论》、《金匮要略》条文的写成是张仲景临床诊治过程的系统概括,在临证过程中张仲景亦会出现治不得法而不效甚至是误诊失治,如果张仲景真像某些人崇拜地那样神圣,一剂而愈,又何曾出现那么烦琐的病案呢?
最后,如果真的是如孟老师所言:“本条应是太阳经证演变为腑证中蓄水证的一个中间过程。古人有把太阳病分为‘经证’和‘腑证’者,而本条恰好是介于太阳经、腑之间的病机病证表现。”那么面对这样的中间病程阶段,依张仲景之法是不是该处以两解之法?那为什么却要处以去桂加白术汤呢?本报第2750期刊发冯世纶的一篇文章《生姜的作用不可小视》,文中讲:“第28条是在讲外邪内饮的太阳病,‘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是说单服桂枝汤或用下法,使表不解饮不去,且造成津伤表更虚,因见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证仍属外邪内饮,因表虚津虚甚不能再用桂枝发汗,故用生姜发表。”不知孟老师在临床中对于这个中间过程的治疗,应用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是不是用生姜、用茯苓白术双解经腑?但是,就我个人的领悟而言,《伤寒论》中用生姜解表似乎不具有想象中的普遍意义,而且从《伤寒论》的一些条文来看,比如第25条中“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技汤,如前法”,似乎表虚津虚亦不是绝对不能应用桂枝汤发汗。这是我的困惑,还请孟老师等行家指正。(刘 鹏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html/200710/1249/6198.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tfup4642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