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讨论]五积散的观点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选中
篇:
置顶
|
[讨论]五积散的观点
[复制链接]
2444
|
10
|
2003-4-20 22:58:44
|
阅读模式
會
今天晚上在網易聊天室進行了一個醫學討論會,由五積散主講,記錄整理如下:
五积散说:谈标本中气必须要结合脏腑,经络,离开这二者,就是空谈
五积散说:六经的实质到底是什么?
五积散说:宋朝《类证活人书》的作者朱宏认为是经络
五积散说:发展到明朝,方有执极力主张此论,还有陶节庵
五积散说:到了清朝,陈修圆,黄坤载,俞嘉言......
五积散说:但是已经由经络逐渐认为
五积散说:标本中和开阖枢是研究伤寒学说的比较高的境界
五积散说:其实个人认为:
五积散说:六经的实质是脏腑,经络,气化三者有机的结合
五积散说:脏腑经络标本:脏腑为本,居里。十二经为标,居表。表里相络为中气,居中
五积散说:所谓的本,在自然界是指天之六气,在人体是指五脏六腑
五积散说:所谓的标,在自然界是指从标所见的三阴三阳的变化,在人体则指三阴三阳六经
五积散说:所谓中气,在自然界是指本之下标之上,与标本互为表里的气化活动
五积散说:在人体,则指三阴三阳六经中相表里的两经互为中气
五积散说:现在结合具体经络谈谈标本中
五积散说:本寒--------少阴为中气--------太阳为标
五积散说:太阳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五积散说:还要插进一段
五积散说: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
五积散说:唐 王冰:开阖枢者,言三阳三阴之气,多少不等,动用殊也。开者所以司动静之机 ,阖者,所以司禁锢之权,枢者,所以司动转之微
五积散说:实际上,太少是表示气有多少,太阳是表示阳气最多,少阳是表示阳气最少
五积散说:他脏仿此
五积散说:明厥是阴阳划分界限的转折点,就先不解释了,大家可以理会
五积散说:太阳为开,但是太阳本寒标热
五积散说:我认为 ,开有两开:有从足太阳开,有从手太阳开
五积散说:从足太阳开者,麻黄汤;有从手太阳开,桂枝
五积散说:开,狭义的理解为:放射、释放
五积散说:或者向上开,向下开
五积散说: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就是经络的走向问题,也就是经络的气化问题
五积散说:本标中,我举例来说
五积散说:本:好比是北京,标:好比是杭州,中气,就是北京到杭州铁路线上,一个一个小站的作用
五积散说:所以缺什么都不可以
五积散说:脏腑为本,经络为标,气化为中气,也就是经络脏腑的共同表现,当然也包括12皮部、12经别......
五积散说:他们的共同作用,完成了人体的气化
五积散说:这也就是说,为什么谈气化是伤寒的比较高的境界
五积散说:气化作用包裹了脏腑功能和经络的功能
五积散说:我认为麻黄和桂枝为伤寒两大眼目
五积散说:麻黄为金实木郁,是足太阳为病,是寒气为本
五积散说:治寒
五积散说:用药则近刚远柔
五积散说:实际上,麻黄证也包括的足太阴不开的问题
五积散说:桂枝是金虚木胜
五积散说:当然,桂枝证也有足阳明不降的问题
五积散说:换句话说,麻黄为太阴,太阳同开,桂枝为太阳,阳明同降
五积散说:盖脾胃为升降之轴,二者作用最大
五积散说:黄坤载的主要学说就是这个观点
五积散说:麻黄其后,则有理中,四逆;桂枝其后,则有白虎,承气,复脉....
五积散说:也可以这样认为:麻黄证为脾实,当然,这个脾,包裹了经络的脾,不单指脏腑的脾
五积散说:桂枝为胃虚证,胃也包括了经络,也不是单单指脏腑的胃
五积散说:这也就是为什么桂枝外可以调营卫,内可以合脏腑的阴阳
五积散说:奈何后人,一遇风寒,就认为麻黄太猛
五积散说:不知道仲景早有方子备好,如果单纯的感寒,可以去掉麻黄汤的桂枝
五积散说:湿寒同类,湿重是情况下,仲景早有麻杏薏甘
五积散说:湿中其表,非要用麻黄之开,是逆脏腑气机
五积散说:考:麻杏薏甘,苡仁用量最大,麻黄则居其次
五积散说:湿化热,则仲景有麻杏石甘
五积散说:湿重于热,麻黄连翘赤小豆
五积散说:三仁汤从麻杏薏甘,和麻黄连翘赤小豆二方中化裁而出
五积散说:再具体的谈,为什么表湿要用分利的方法才可以取效?
五积散说:这里又要谈到太阴开的问题
五积散说:盖太阴也有两开:足太阴是向上开,可以简单的这么理解,手太阴是向下开
五积散说:麻杏薏甘 麻黄连翘赤小豆是手太阴的问题
五积散说:手太阴为金,收敛是金的本性
五积散说:张扬是木的特点
五积散说:麻杏薏甘 麻黄连翘赤小豆是手太阴经络病变涉及足太阴,气机本往下
五积散说:如果非要用开足太阴经络的麻黄汤,是逆气机而倒行,所以有发黄、发斑、谵语.........
五积散说:叶桂高明就在这里!!!!!!!就在开阖枢上做文章!!!!!!
五积散说:这也就是三仁汤的根本宗旨,也是叶桂,外感温热的总体精神
五积散说:当然,如果热重于湿,可以采用新凉解表法,如银翘,桑菊
五积散说:也是手太阴开的问题
五积散说:银翘,桑菊 和桂枝很相似,但是,桂枝有血分药,是牵扯到胃虚的问题
五积散说:尤其要注意的是,桂枝汤中的稀粥,养胃佳品,大家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五积散说:没有到自汗的程度,所以不用桂枝和稀粥补胃之用
五积散说: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是麻黄是最外一层,还是桂枝是最外一层的问题
五积散说:柯琴主张麻黄是最外,陈修圆,张志聪........主张桂枝是最外一层
五积散说:其实,如果我们借用西医的解剖学,这个问题就很简单了
五积散说:但是这个问题很关键!!!!伤寒不明白此论,简直没有办法理解其他问题
五积散说:西医认为,人体皮肤分为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五积散说:表皮当然是最外一层,但是,表皮当中,没有血管!!!!只有到了真皮才有血管
五积散说:善哉!!!!!争论了几百年的问题,现在真相大白!!!!
五积散说:麻黄理所当然为最外一层!这也就是为什么麻黄汤中有桂枝,桂枝汤中没有 麻黄的原因!!!仲景千古手眼!!!
五积散说:先休息休息,太累了,大家发表意见
十诫堂主对三七生说:我认为他这样引西医为用很好,你的看法呢:)
桂枝汤说:五积散先生论及古今中外,由其是从解剖学上结合谈及药物的区别,真不错佩服。
梅庄庄主对五积散说:老兄说解剖,请问麻黄和桂枝、有血管和无血管,与入气分血分有无联系?
五积散说:我认为:麻黄桂枝两个方子最宜深究,所以,罗嗦的最多
goeo说:刘渡舟先生在《伤寒论十四讲》中,认为六经有其实质性内容,事赞同此论。
听月对五积散说:有谁知道邓飞仙
五积散说:阳明为燥,中气为太阴,不从标本,从中气
五积散说:盖足阳明生手阳明,手阳明主令,足阳明从之
五积散说:刚才太阳忘记谈到这个问题,足太阳主令,手太阳从之
五积散说:足太阳主令,手太阳从之,结合上面的内容,大家可能对太阳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了
五积散说:足阳明生手阳明,手阳明主令,足阳明从之,足太阳主令,手太阳从之,此话出自黄坤载
五积散说:要全面理解伤寒,这也是很重要的
五积散说:盖燥本属次寒(沈目南),燥极则为寒,热燥为燥之变
五积散说:要知道,热燥可以消焚化万物,寒燥同样可以寸草不生,冬天就是寒燥,照样什么也不长
五积散说:所以,阳明既有三承气(燥化热而设),同样也有吴茱萸汤,为燥之本气设立
五积散说:栝楼瞿麦丸,是八味丸之变,也是为寒燥而设,在金匮要略
五积散说:近贤曹颖埔论述最详,大家可以参阅
五积散说:虽然燥本为寒,但是因为足阳明居中,所以,最易化热燥
五积散说:但是,因为足阳明要从足太阴,所以,三承气反而少,相反,阳明湿热症最多,这也是标本中个关系
五积散说:如果素体阴虚,足阳明就从手阳明燥化,成白虎或者三承气为何
五积散说:为何?手阳明主令,足阳明从之的原因!!!从中可以看到气化的演变和进退关系
五积散说:甘草干姜(炮干姜)汤为肺萎而设 ,其实也是为寒燥而设,因为手太阴也为燥
五积散说:阳明为阖,当然也有上阖下阖之分,大家可以理解
五积散说:少阳为枢,小柴胡是为内枢转外枢而设,大柴胡是为外枢转内枢而设
五积散说:所以大柴胡没有加减法,所以大柴胡可以有大黄,也可以没有大黄
五积散说:小柴胡有加减法,小柴胡有芒硝没有大黄
五积散说:此二方最宜深究
五积散说:这也是为什么小柴胡用处多多的原因
五积散说:小柴胡加芒硝,是助龙升腾,好比帮助龙卸掉包袱,为“龙战于野”减轻龙的压力
五积散说:大柴胡去掉大黄,则外枢之力略显,加大黄,则内枢之力大
五积散说:但是,足少阳不主令,手少阳主令
五积散说:仲景小柴胡加参枣,是用托法,如果临床当中治疗内病,则参枣宜减少,或去掉,加桔梗,枳壳,变通
五积散说:此为俞根初之法《通俗伤寒论》
五积散说:或者少加旋转上焦之品,使透热转气!!!盖伤寒温病同为一家,不必分的很细!!!!
五积散说:发言完毕
五积散说:谢谢大家来捧场
五积散说:如果愚今天的讲话,大家有所收获的话,
五积散说:也就是本人最大的欣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悔悟卡
匿名卡
显身卡
匿名
|
2003-4-20 23:00:25
[讨论]五积散的观点
补充和提纲 [图]
三年前,余初到成都,听说青羊宫有一老道,于医术甚精,逐去拜访。
少许寒暄之后,余请教一方剂,其中用到了胆热脾寒的字眼。
老道言:我认为这是阴阳的问题,用寒热是不对的.......我又请教了一个问题,
其中用到了水火这个字眼,老道又言:我再次提醒你,用阴阳来解释.......
余顿时浑身毛窍皆开:眼前这位,真是名不虚传,真乃世外高人也,凡事都以阴阳而论。
我等之徒,在此真人面前,竟然妄谈水火寒热,可见是多么的粗俗!此等感觉莫非
真是佛家所言:顿悟?见余不作言,老道轻言:考你个问题,大黄之作用?
余出口而言:性味苦寒,入大肠,胃,作用:清热.......未等余说完,老道言之
:错!五脏六腑皆能至热,脏有脏热,腑有腑热,你为何言之止入大肠和胃?
余赶紧答言:大黄只适于清肠胃之实热.......老道言之:错!疔疮和有些脏毒并没有
肠胃实热,为何用大黄?余答之:借大肠为出路......老道又言:错!.......
听此一论,余大骇!莫非眼前这位真有扁雀之技?余赶紧叩首:听此一论,真乃胜读
十年之书......方知大黄不入任何一经,不归任何一腑.....
老道又言之:错!这时我真有点通身汗下了,赶紧请教:原闻其详,望真人不吝赐教.......
老道双眼一眯,微言之:其实大黄既入十二经,也不入十二经,从道家的理论来看
《内经》《伤寒》之处有许多商讨的必要......(他没有全盘否定,就是万幸)
听此一言,余顿觉如当头一针,通身汗下,顿失前非,立刻体会到什么是“超脱”
的感觉!
半天的谈话,余的感觉是:1:凡事都要从阴阳论起。2:大黄既入十二经,也不入十二经
次日门诊,随师伺诊,适逢有大柴胡患者,方毕,患者问余:为何用大黄?
余顿时语塞,脑子一片空白,心想:坏了,连大黄的作用是什么都不知道了。
于是赶紧回去翻书,久久才回过神来。
没有料到,半月后的一天,此老道竟然来看病,余心中大惑不解,窃思之:
此等“仙人”,莫非也吃中药这等俗物?老道言之:多少年 病了.......
现在回想起来,可发一笑,实际此等人之理论,真乃圆滑之极,从阴从阳,怎么解释都对,
真是站在空中说话,评论他人之理,头头是道,你却找不到他的理论的任何漏洞。
真乃典型的“海市蜃楼”之论!
太阳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阳名提纲:胃家实
少阳提纲:口苦,咽干,目眩
太阴提纲: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少阴提纲:脉微细,但欲寐
厥阴提纲: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则利不止
本寒--------少阴为中气--------太阳为标
本火--------厥阴为中气--------少阳为标
本燥--------太阴为中气--------阳明为标
本湿--------阳明为中气--------太阴为标
本热--------太阳为中气--------少阴为标
本风--------少阳为中气--------厥阴为标
脏腑经络标本:脏腑为本,居里。十二经为标,居表。表里相络为中气,居中
少阳太阴从本
少阴太阳从标从本
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气
太阳为开
阳明为阖
少阳为枢
太阴为开
少阴为枢,
厥阴为阖
唐 王冰:开阖枢者,言三阳三阴之气,多少不等,动用殊也。开者所以
司动静之机 , 阖者,所以司禁锢之权,枢者者,所以司动转之微
太少是表示气有多少,
明厥是阴阳划分界限的转折点
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悔悟卡
匿名卡
显身卡
岐黄子
|
2003-4-21 11:59:50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五积散的观点
字字珠玑,佩服。
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念愚
|
2003-4-21 21: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五积散的观点
然。
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金谷子
|
2003-4-26 23: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五积散的观点
[这个贴子最后由金谷子在 2003/04/29 09:53pm 编辑]
有深度。
只是在下多说一言, 老道有病不可怪。正如我等为医者而有病一样——不是说“病家所病病病多,医家所病病术少”吗?
再者,道人再一次见到你,是你的缘分也未可知,怕是一笑而错过, 则实为可惜。
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amtb
|
2003-5-1 10: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金谷子先生谈谈仲景的“云龙三现”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3>医理探源</a>转移过来的!
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五积散
|
2003-5-1 17: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五积散的观点
在下实在愚钝,望老兄赐教:为什么呢?
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金谷子
|
2003-5-1 22: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五积散的观点
道为吾之所求,术乃现时所操。
凡一言教我者,必师事之。
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五积散
|
2003-5-2 11: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五积散的观点
请问:你食人间烟火吗?:em25:
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匿名
|
2003-5-2 13:02:08
[讨论]五积散的观点
人在江湖走,哪能不挨砖:)
这是窃书MM的话
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悔悟卡
匿名卡
显身卡
下一页 »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针道天下
匿名
218.88.185.x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