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治未病”的主体是“摄生”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治未病”的主体是“摄生”
[复制链接]
245
|
0
|
2014-5-21 01: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治未病”的主体是“摄生”
2008年1月31日《中国中医药报》第2872期
治未病的主体是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遏制疾病的发展
中医“治未病”虽言“治”,实际是预防疾病的发生,遏制疾病的发展。中医“治未病”更多的是一种防病理念,其主体是“摄生”。
自《黄帝内经》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以来,历代医家不断实践和深入研究,其思想得到逐步完善。隋代杨上善撰注《黄帝内经太素》,将“治未病”相关内容整理归纳,列于卷首,称为“摄生”,像《宣明五气篇》中的“五劳所伤”,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也收录其中,提示要注意顺养。
元代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专列“不治已病治未病”一节,提出明“摄生”以治“未病”:“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又说:“今以顺四时调养神志,而为治未病者 ......
网 /html/200801/3152/1865.htm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577 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尊生保健
杏林杂谈
gopa7574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