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走进中医
›
六淫(二)—寒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医基础]
六淫(二)—寒
[复制链接]
1072
|
2
|
2014-5-21 21: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寒为冬季主气,在气温较低的冬季,或由于气温骤降,人体注意防寒保暖不够,则常易感受寒邪。此外,淋雨涉水,或汗出当风,亦常为感受寒邪之重要原因。
寒邪为病有外寒、内寒之分,外寒指寒邪外袭,其致病又有伤寒、中寒之别。寒邪伤于肌表,郁遏卫阳,称为"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则为"中寒"。内寒则是机体阳气不足,失于温煦的病理反映。外寒与内寒虽有区别,但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阳虚内寒之体,容易感受外寒;而外来寒邪侵入机体,积久不散,又常能损及人体阳气,导致内寒。
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l)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为阴气盛的表现,故其性属阴,即所谓"阴盛则寒"。阳气本可以制阴,但阴寒偏盛,则阳气不仅不足以驱除阴寒之邪,反为阴寒所侮,故又说"阴盛则阳病"(《素问》)。所以感受寒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阳气受损,失其正常的温煦气化作用,则可出现阳虚阴盛的寒证。如外寒侵袭肌表,卫阳被遏,就会见到恶寒;寒邪直中脾胃,脾阳受损,便可见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等症;若心肾阳虚,寒邪直中少阴,则可见恶寒(足卷)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精神萎靡,脉微细等症。
(2)寒性凝滞
"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之意。人身气血津液之所以能运行不息,通畅无阻,全赖一身阳和之气的温煦推动。一旦阴寒之邪偏盛,阳气受损,则经脉气血失于温煦推动而阻滞不通。气血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寒邪伤人多见疼痛症状。因此又说寒性凝滞而主痛。
(3)寒性收引
"收引",即收缩牵引之意。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
经络
、筋脉收缩而挛急。如寒邪侵袭肌表,毛窍腠理闭塞,卫阳被郁不得宣泄,则可见恶寒发热,无汗;寒客血脉,则气血凝滞,血脉挛缩,可见头身疼痛,脉紧;寒客经络关节,经脉拘急收引,则可使肢体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wgqm9685
|
2016-4-15 05: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年新气象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朝业宇公
|
2018-10-16 22: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支持一下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男科病治疗中心
临床经验
中医妇科
会员之家
肝病治疗中心
中医内科
中药方剂
过敏性鼻炎治疗中心
针道天下
ysuxj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