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推荐]辨识病机 活用经方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推荐]辨识病机 活用经方
[复制链接]
1093
|
0
|
2003-5-23 12: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辨识病机 活用经方
2002年4月8日 汉唐中医
学习《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不仅要重视书中理、法、方、药的基本知识和内容,也要重视从中学习辨证论治和灵活应用方剂的思路与方法。其中辨识病机,据病机选方,则是扩大经方应用范围的重要思路和方法之一。
在《伤寒论》论中,张仲景用乌梅丸治疗蛔厥,又治久利,是因其寒热错杂、虚实兼见的病机相同;用小建中汤既可以治疗“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又可以治疗“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是因其气血两虚的病机一致。也就是说,腹中急痛是因气血两虚,腹部经脉失养所致;心中悸而烦,是因气血两虚,心脏失养所致。可见在主症不同的情况下,只要病机一致,即可用同一首方剂,这就是“异病同治”的实例。
早年曾随中医界前辈宋孝志老师临诊,有一哮喘3年的患者,每年5~9月发作。宋老根据其3年前因在大热、大饥、大渴,又十分疲劳的情况下,饱餐冷食、痛饮冰水,从而诱发这一疾病的病史,于是辨为热郁胸隔,郁热扰肺,肺失宣降,用栀子鼓汤治疗。药仅两味,焦栀子和淡豆鼓各15克,连服月余,竟然收功。板子鼓汤在《伤寒论》中治疗热邪留扰胸隔、郁热扰心的征候,轻者出现心烦不得眠,重者出现反复颠倒,心中懊依,在原文所提供的主症之中,并没有哮喘一症。宋老用它来治疗哮喘,完全是从热郁胸隔的相同病机入手。
白头翁汤在《伤寒论》中原治肝经湿热下迫大肠的热利,症见里急后重,便脓血,渴欲饮水,腹中痛。当代临床用其治疗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性痢疾,无论口服或是灌肠,都有很好的疗效,这显然是抓主症用经方。近些年来,有大量的临床报道说,用白头翁汤加减治疗目赤肿痛、预淋巴结炎、乳腺炎、带状疱疹、急性盆腔炎、急性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下肢丹毒、肝炎等等,显然是通过抓病机,扩大了白头翁汤的应用范围。足厥阴肝经从足上行、抵少腹、络阴器、布胸胁、连目系,因此凡是肝脏或肝经湿热所导致的多种疾患,都可用清利肝脏与肝经湿热的白头翁汤来治疗。
桃核承气汤在《伤寒论》中治疗太阳蓄血证,症见“少腹急结”,“其人如狂”二病机为血热互结,热邪重而热势急,瘀血刚刚形成。桃核承气汤以泄热为主,化瘀为辅,治疗血热互结,以热为主者,很合病机。但是现在普通内科临床中,极少见到典型的太阳蓄血证。如果依照抓病机的方法,则桃核承气场就会有较广的适用范围了。
曾治一女青年,每在月经期精神烦躁不宁,甚至狂躁,有医院诊断为周期性精神分裂症,几乎用了当时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大多数药物,没有满意的疗效,病程已近十年。病人生诉,在月经前数天常常少腹胀痛,大便秘结,心烦急躁,随后就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直到月经干净为止。就诊时月经将至,自觉已有上述感觉,视其百质红绿,舌苔黄燥,脉沉而小数,遂断为瘀热互结胞宫之证。用桃核承气汤,每日服一剂,直到月经来潮的第一天为止。如此连用三个月经周期,精神狂躁大减。后改为经前用桃核承气扬三剂,经后用养血宁神药十剂,又连治三个月,诸症消失。随访近二十年,结婚生子,正常工作,一直没有复发。又曾遇10余例下肢静脉炎患者,其中浅静脉炎者患处可触及条索状肿物,色红疼痛,局部发热;深静脉炎者患肢肿胀,们之发热。味肠肌及大隐静脉循行部位压痛。先依常规辨证,用清热利湿、健脾行湿,佐以活血通络之刘,治疗数周,其效不显。细思此病之本,当属瘀热互结于血脉,而“血不利则为水”,故见肿胀,治当除热行瘀开结。这一治法正与桃核承气场相合,遂用桃核承气汤加减内服,并用药渣加适量芒硝煮水洗患肢。短者10日,长者月内,皆获痊愈。可见抓病机是扩大经方使用范围的重要思路和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针道天下
中医妇科
岐黄子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