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悬壶"的由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悬壶"的由来
[复制链接]
1479
|
0
|
2003-4-27 17: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1、"悬壶"的由来 △
"悬壶"的由来
典出《后汉书·费长房传》。东汉时期,河南汝南有个叫费长房的人见一老翁在街上卖药,旁边用竹竿悬挂一个葫芦。凡吃过他的药的病人,立即见效,药到病除。肆罢老翁纵身跳入葫芦内,众人都不知道。一天,费长房在楼上观看到,知老翁决非等闭之辈,就想拜老翁为师。为弄清底细,费长房备好一桌上等的酒席,恭请老翁,老者也知行踪被发现,便带他同入葫芦中,只见玉堂俨丽,甘肴旨酒。于是费长房认师求教磕头跪拜,,老翁见费长房诚心求学,便收他为徙,将自己的医术传授于他,后来费长房便成为当时的一代名医。他为了纪念老翁,行医时总将葫芦背在身上。从此以后,郎中行医时总将葫芦背在身上和诊所前悬挂葫芦,用葫芦当招牌,以表示医术高超,人们也因此把葫芦当作医生的标记。故后世称行医为"悬壶"。这一典故流传甚广,至今人们日常语言中还有"你胡芦里卖的什么药"这样的口头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针道天下
中医妇科
长沙居士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