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轻度近视者的建议
光依赖眼镜只会使度数急邃增加
裸视视力0.4-0.8轻度近视的人,近视时并不须戴眼镜。
近视时水晶体增厚,焦距遂在近处形成。
轻度近视因远处看不清楚才有必要戴眼镜,但像读书等看近物时,就没必要戴眼镜了。
再重复一次,近视眼镜只是用来看远处之物时使用的。
给轻度近视者的建议
近视用的眼镜度数稍轻较好
戴眼镜使视力变为2.0-1.5,并非好事。
除特殊职业人士外,配戴低矫正(0.8-1.0,或0.6-0.8)的眼镜较好。若配戴过矫正(超过必要以上的度数)的眼镜将会如何呢?原本在近视时变厚的水晶体会在看远处时变薄,但因戴了过矫正的眼镜后,便丧失了其必要性,所以反得不到好结果。
即近视时水晶体会变得更厚。
长期下来即变成一种习惯,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如此不断膨胀,最后就会变得连看远处时焦距也不合。
给轻度近视者的建议
怎么防治近视眼
在无调节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的屈折后,焦点在视网膜之前,即远距离物体不能清晰地在视网膜上成像称为近视。
病因:
①轴性近视:是指眼轴较长而眼的屈光力正常,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近视。常见为发育和遗传有关,不良的卫生习惯加速发展,如阅读时灯光照明不合理,坐姿不端正,距书本及工作目标太近,以及过度用眼等。
②屈光性近视:是指眼轴正常但眼的屈光力增强。常见有 a.角膜膨隆,圈袍角膜。B.晶状体异常,球悬晶体,晶体位置倾斜。C.睫状肌痉挛,引起晶体过度调节。
症状:
①视远模糊,视近物清晰。
②易疲劳。
③部分病人可有外斜或外斜视。
④眼底改变:轻度近视(—3.00D以下),其变化往往仅表现在视乳头呈近视性视乳头弧形斑。高度近视其变化豹纹状环视乳头脉络膜萎缩多呈白色,边缘不规则形成后巩膜葡萄肿,有时可见黄斑出血,随着出现Fuchs斑,周边部视网膜可呈囊祥变性,玻璃体发生变化,有时产生视网膜裂洞引起视网膜脱离.
⑤玻璃体混浊和液化,多出现在中度以上近视眼。
⑥其它,有高度近视眼,因眼轴较长,眼球变大呈现眼球突出状态。
治疗:
①轴性近视应验光配镜,配戴合适的凹球镜矫正,配镜原则是获得最好视力的最低度数的镜片。
②因睫状肌痉挛引起的屈光性近视,应注意休息或药物治疗使调节放松。
③对大于—8.000D以上高度近视,尤以初次配镜者,应适当减低度数,以避免不适感,并能适应近距离工作。
预防:
①从小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阅读的姿势要正确,眼与阅读物相距30~35cm,不要歪着头、躺着、乘车走路看书。应有良好的照明,阅读物字迹清楚,不应在暗处或太阳光直接照射下看书,尽量避免长时间近距离阅读,工作和看电视,应每隔一小时休息10分钟以松弛调节功能。 ②建立眼的保健制度,定期作视力及眼部检查。
③增强体质,注意营养,使眼部与全身均发育正常。对验光后确诊的真性近视,应戴合适的眼镜,而且要经常戴,以便保持良好的视力和正常调节集合功能。
近视眼
眼在不使用调节作用的状态下,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在视网膜前形成焦点,然后到视网膜上呈分散而又模糊的光圈,这种屈光状态称为近视眼。
病因及危险因素
近视眼的发病原因至今还不太清楚,但眼球前后轴的增长与遗传因素是有密切关系的,不少变性型近视是具有家族遗传因素的。青少年由于不注意用眼的良好习惯,过度使用眼的调节力和辐辏力而发生青少年假性近视。因此,后天因素对近视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
症状表现
1.视力减退 近视眼主要是远视力逐渐下降,视远物模糊不清,近视力正常,但高度近视常因屈光间质混浊和视网膜、脉络膜变性引起,其远近视力都不好,有时还伴有眼前黑影浮动。
2.视力疲劳 近视眼患者调节力很好,但在近距离工作时需要过度使用辐辏力,这样破坏了调节与辐揍之间的平衡协调,导致肌性视疲劳症状。其表现为眼胀、眼痛、头痛、视物有双影虚边等自觉症状。
3.外斜视 中度以上近视患者在近距离作业时很少或不使用调节,相应地减弱辐揍作用,可诱发眼位向外偏斜,形成外斜视。
4.眼底改变 轻度近视患者眼底一般无改变。中度以上近视患者视乳头较大、色淡,其边缘有新月形或半月形弧形斑。高度近视患者,常出现玻璃体液化、混浊,眼底呈豹纹状,视乳头周围的脉络膜被牵拉,暴露巩膜,弧形斑不断扩大,形成大片脉络膜萎缩斑,严重者可形成巩膜后葡萄肿,视网膜相继萎缩变性,视网膜周边部可出现囊样变性,从而发生裂孔,导致视网膜脱离,严重影响视力。
5.眼球突出 高度近视眼由于服轴增长,眼球变大,外观上呈现眼球向外突出的状态。
治疗方法
通过验光配戴合适度数的凹透镜矫正。配镜原则:选用矫正视力最佳而度数最低的镜片。眼镜要常戴,以保持良好的视力与正常的调节功能。必要时也可采取视远时戴镜、视近时不戴镜的原则。治疗近视眼的手术疗法一般有两种:
1.角膜放射状切开术 这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矫治近视眼的手术。其方法是在角膜瞳孔区外周作放射状切开,使角膜变得扁平,减小角膜曲率,降低眼的屈光力。此手术需要特殊设备,技术要求高。术后可引起一些并发症。准分子激光手术用于临床,无角膜切口,避免了以上并发症,但远期效果尚难肯定,故对此手术应持慎重态度。
2.后巩膜加固术 这种手术可防止高度近视眼的眼轴进一步增长。
预防措施
在开展预防青少年近视眼的工作中,应以学校为基础,积极采取如下措施:
1.教室内要有良好的照明条件,桌椅要高低适宜,即在端坐时眼距桌面30cm~35cm。黑板不能反光,所用印刷品字迹应清楚,对比要鲜明。学生坐位前后左右要定期调换。
2.防止用眼过度,近距离工作一次以50min为宜,每2h之间应休息10min,极目远眺,松弛调节。
3.不要在阳光直射下或暗处看书,不要躺着、趴着或在走动时看书,以防增加眼的调节、促进眼的疲劳。
4.建立眼保健制度,定期检查视力,对视力低下的同学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5.上课、做作业时戴雾视镜,这对预防近视、治疗假性近视眼都有一定的作用。
下课休息时要掐下眼镜
一整天戴着眼镜,只会使视力急邃减退。
不要完全依赖眼镜,应养成只靠自己力量看远处的习惯,这样才会减缓恶化的速度。
因此,父母应提醒小孩不要太依赖眼镜。而中学生则要有所自傲才行。
具体而言,可利用下课时间拿下眼镜,看看远处的山或绿树。
此外,为使眼睛恢复疲劳,最好多做一些眼睛的健康体操。总之,只要稍微用心,就可预防近视或视力减退了。
页数: 1 2 3 4 5
给轻度近视者的建议
黑板上的字是否看清楚
相信父母在观摩学校教学时,一定会发现许多姿势不良,或眯着眼睛看黑板的小孩吧!
您自己的小孩又如何呢?父母在家时不妨多留意一下。
另一点很重要的是教室的黑板大多向南,因此坐在走廊旁的小孩常因黑板光线的反射而感到目眩,或者是黑板一端的字看不清楚。您不妨坐看看自己小孩的位子。若真有这种情形,就最好和老师商量,在窗户安装窗帘。
老视
病因:
①40岁以上随年龄增加,晶状体核硬化,晶状体的可塑性及弹性逐渐减弱。
②睫状肌亦随年龄增长而变弱影响部分调节。
症状:
①远视力一般不受影响,看近时模糊,早期仅在阅读时需将书本放远。
②看书疲劳,眼胀、头痛、视物模糊。
治疗:
①根据年龄粗略估计所患老视度数,一般45岁大约在十1.00D,以后每5年可酌情增加十0.50D。女性开始发生老视年龄略早于男性。
②若以往有屈光不正,应验光,先确定屈光不正的性质、度数,然后再根据年龄加上老视度数(代数和)。
老花眼是怎么回事
老花眼医学上又称老视,多见于40岁以上,晶状体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收缩能力降低而致调节减退,近点远移,故发生近距离视物困难.这种现象称为老视.老花眼的症状首先感到看细小字迹模糊不清,患者常不由自主地将目标远移,以减轻调节负担,消除视力不清和眼睛疲劳.其次老花眼在不戴镜的条件下,即使勉强看清近方目标,也多由于强行调节、睫状肌过度收缩,必产生种种眼睛疲劳现象.如头痛、眉紧、上脸颌重、眼痛、头痛加重、视物模糊等视力疲劳症状.再次,老花眼症状出现的迟早或轻重,除与原屈光状态有关外,与每个人的工作性质及学习习惯有很大的关系.老花眼的治疗是用适当的凸透镜来补偿患者调节力的不足.在配镜前要首先了解患者平时所习惯的阅读或工作距离,检查其屈光状态,决定患者的调节程度,然后选用适当的凸透镜.
人老眼花是不可逆转的,视力越好的人眼花症状会越明显.如果您一旦出现头痛、眼痛等花眼症状时,应马上去专业店配花镜.
花镜配戴有讲究
人过了45岁,在阅读、书写、缝纫、织补或做其他近距离视物工作时,眼睛会感到模糊不清,总得离远点才觉得清楚。如果原来有低度近视,尽管戴近视镜时远处景物清晰依旧,但阅读书写时却不能像以前那样“历历在目”,摘掉眼镜反而看得真切,这就是花眼,说明此时就该配戴老花镜了。老花眼并不是随便找个老花镜戴上就行了,而是很有讲究的。
目前配老花镜处方有两种:一种是在看近清楚的眼镜度数上,再加1/3的调节力作储备用;另一种是采用看清近距离最低的镜度。许多老年人的实践证明,以后者为好。
戴老花镜的原则是,如果还可以看近,就尽量晚戴;低度能看则不戴深度镜。一般眼睛初花戴75~100度,以后每年酌增50度,直到70岁为止。配戴花镜应先验光,以免初戴花镜度数太大,陷于越戴越深的状态,引起睫状肌蜕变,损
害视力。所以,老花眼者选戴合适的老花镜,才有益于眼睛保健,有利于生活和工作的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