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医学之一什么是加加医学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医学之一什么是加加医学
[复制链接]
443
|
1
|
2014-9-20 16: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医学之一什么是加加医学
大家都知道,医学一般都分为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两类,在中国,现代医学一般被叫做西医,而传统医学一般被叫做中医,那么标题里的加加医学又是什么东东呢?
加加医学,或者说是++医学,是我起的名字,你可以把她理解为统一中医和西医的一种新的医学体系,事实上,在我看来,她不仅仅是统一中医和西医,更重要的是她把一门大家不太熟悉的科学——可靠性理论也统一了进来。中西医大家都熟悉,可靠性理论其实也是医学的一种,但她研究的不是治疗人的疾病,而是治疗产品的疾病,是研究各种人造产品如电视机、电灯、汽车等物体如何不发生故障的一门学科,大家很容易理解,既然都是研究疾病的学问,这些学科内部存在共同的规律并是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加加医学就是试图把这些各自相对独立的学科统一成为一门学科的医学体系。
人类所研究出的各种对抗故障的学科中,除了中医、西医、可靠性理论外,还有一门是研究非人造的物体发生故障的规律的,主要是地震学,但是这门学科实在不争气,在别的学科都已经进入了封建社会的时候,这位大姐还呆在母系氏族社会里不肯出来,所以这次理论大统一中没有她的倩影。
现在我们来说说中医、西医和可靠性理论体系各有什么样的优点和缺点。
西医和可靠性理论其实都是近代科学的产物,所以和近代物理学有很多类似的地方,都立足于测量。现代科学所有的规律和结论都立足在测量的结果上,只不过物理学在伽利略之后找到了各种测量量之间的规律,所以很快就把现代物理学建立在坚固的岩石上而不是流沙地里,西医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西医也建立在大量的测量基础上,但是直到目前,这些测量量之间的规律还没有形成一种理论,她的策略是如果发现你的测量结果和别人不一样,那就是你有毛病。例如说,高血压、高血脂、发炎等等,都是测量时发现其某项指标与绝大多数人不一样而认定的疾病,多数情况下这种策略能够有效地甄别异常现象,但对治疗疾病通常没有太大的帮助,原因是测量本身不能提供治疗方案,要想治疗疾病还需要另想办法。可靠性理论和西医有些类似,尽管可靠性理论可以建立数学模型,可以根据部组件的可靠度计算系统的可靠度,听上去很唬人,但落到实处要去解决问题的时候,还是要通过测量甄别出异常的产品才行。
基于测量的学科都有其共同的优点,就是不同的人得到的测量结果都是相同的,因而不管谁来当医生,诊断结果都一样,问题出在治疗上,由于诊断与治疗之间没有对应关系,医生对病人的治疗手段就五花八门了起来,这个现象用可靠性的术语来解释起来会更清楚一些,如果产品发生了一种故障,例如电视机打不开这种故障现象,测量结果很清楚,电视机患了不显示图像病,所有的医生都得出了同样的结果,但在如何治疗上发生了分歧,一部分医生主张用手术刀将电视机解剖开,更换显像管,另一部分医生则认为那是开关出了问题,打开面板更换开关就可以了,还有一部分医生捧腹大笑:都错了,那是控制电路板有虚焊,需要把电路板换掉。当然最后的结果通常是医生把显像管、开关和电路板都换掉。
中医走上了与近代科学完全不同的道路,中医发源于原始社会时期,那个时候人类的各种知识都很贫乏,医生就用眼前能用的各种东西当作药物,即使如此,当时每个医生使用的药物数量也很少,例如有的医生只用绿豆汤治病,有的医生只用芒硝治病,与现代人不一样的是,那时候的医生都是巫师,他们对钱不感兴趣,专心给族人治病,更重要的是当时只有这帮人认识字,他们能够把这些药能治哪些病的经验传授给了下一代,这才有了类似绿豆汤证、芒硝证这些依赖治疗药物的疾病分类方法。
这种用疗效对疾病进行分类的方法在中医中一直是主流,例如有的病人便秘,医生开出三黄片,有的病人耳朵疼,医生也开出三黄片来,而且都能治好病,这在西医里是一种完全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在中医里这很正常:他们是同一个证。
我感到吃惊的是,尽管中医和西医认识人体的出发点完全不同,但最后对人体的认识结果却差不多:西医发现了血液循环系统,中医从来不知道血液竟然是循环的,但却清楚地知道人体内有一套由心肝脾肺肾组成的调节系统,可以根据药物对这套调节系统的影响进行归经;西医发现了神经系统,中医从来没弄清楚冷热的感知是神经系统的功能,但却清楚地知道人体内有一套调节寒热的调节系统,可以依据药物对这套调节系统的影响将药物分为温热凉平。
一个困惑了中医上百年的问题是:这套不依赖于正常人与病人的测量差异而依赖于病人自己在治疗前后的测量差异形成的医疗体系其背后是否有一套科学原理在支撑?
解释这个问题有点儿费劲,得需要用到系统论中的一个概念:序参量,由于这个概念在加加医学中时不时用到,我们花点儿时间仔细介绍一下。当物体只有一两个零部件组成的,你可以忘掉序参量这个词,但当物体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组成,而且每个零部件都可以自主决定自己的行为的时候,序参量就出现了,它是指协调各零部件行动所需的变量,举个例子,部队上的士兵在正步走的时候,一二一二的号声就是序参量,所有的士兵都是按照这个序参量的要求行动。序参量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可以说只要是有组织有秩序发生的事情都可以找到序参量,在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中序参量的存在更加明显,例如人体在走路的时候身体各零部件的活动顺序是由神经信号控制,神经信号就是序参量;男女发育出现差异是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作为序参量等等,事实上绝大多数激素都是序参量,很多微量元素也是序参量。
回到中医的话题上,从本质上看,中药之所以要使劲熬呀熬地非要把草里面的水溶性物质熬出来,把高分子物质都熬成低分子物质,是因为这类物质通常都可以当作序参量,能够调整身体内各类细胞的同步性活动,例如可以打断细胞正常的活动而共同转入发汗功能态,可以让一些细胞的生理活动同时变慢,可以让一些细胞的线粒体活动减慢等等。中医里的确有以毒治毒的说法,这种说法和西医中的杀菌含义相同,但这不是中医的主流理论,中医的主流理论是认为药物是通过归经、温热凉平来治病,这些药物功能实质上就是人类内的序参量才能实现的功能。三黄片之所以可以治疗便秘,也可以治疗耳朵疼,其实是因为神经系统的一部分机能长期过于亢奋,三黄片只是把这个序参量调回到了正常状态,既没有干涉大肠,也没有干涉耳朵,却治好了它们的不正常状态。
既然中医的理论也有其科学性,那么把中西医理论统一起来就是一个有可能实现的目标,加加医学就是这种努力的结果,但是到现在为止,我虽然已经搞懂了大部分框架,但仍有一部分内容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在以后的讲述当中我也会把遇到的难题介绍给大家,当然现有的理论框架中也有一些内容非常不好理解,特别是涉及到可靠性理论中的一些内容从医的同志可能会感到理解起来非常困难,我尽可能通俗地给大家解释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idhb8423
|
2014-9-20 16: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个凑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杏林杂谈
肝病治疗中心
尊生保健
飞龙戏水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