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中药蔬菜”上桌要谨慎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四季养生]
“中药蔬菜”上桌要谨慎
[复制链接]
399
|
1
|
2014-10-15 10: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药蔬菜”上桌要谨慎
近段时间以来,因不当食用“中药蔬菜”前来医院就诊的病人越来越多,而归根结底,大多数人都是因为过分夸大或小看了中药蔬菜的药性才引起的脾胃问题。而事实上,所谓“药用蔬菜”,原意是泛指那些具有某些治疗作用的蔬菜,如葱姜具有解表散寒的功效,临床可用于治疗和改善轻症感冒;大蒜有杀菌作用,可用于防治痢疾;芹菜有降血压作用,能帮助预防和缓解高血压问题等等。但即便中药蔬菜有一定的防病作用,也绝不等于就可以拿中药材随便作为日常蔬菜食用。
不是所有中药都能入馔
“蔬菜”是指那些可以用来入馔食用的草本植物,是经过多年(甚至数百年、数千年)食用后而被证实对人体有益无害(或副作用极小)的食物,主要是为正常人提供营养成分的;而药(包括中药),是指药物,主要用于防治疾病。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意思是说凡是具有治疗疾病作用的药物,也常常存在危害人体健康的副作用。所以,绝对不能简单把中药和蔬菜等同视之,而“药食两用”绝对并非意味着所有的中药都可以入馔。
1.药用蔬菜“营养不足”。
蔬菜无明显的治疗作用,副作用极小,适合健康人群长期食用;而“药用蔬菜”治疗作用虽然较明显,较为适合患者食用,但却不适合健康人群食用,因为。其营养价值较低,并不能满足我们日常对于营养元素、微量元素的需求。而且如果频繁长期食用,其副作用可能会对正常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2.老百姓对自身体质、中药性味了解不多,或致错食。
很多老百姓喜欢药用蔬菜,主要是出于对其保健作用的认可。中医治疗疾病强调辨证论治、对证下药,所以即使要吃那些“药食两用”的蔬菜,也应强调“对号入座”。如藿香为芳香化湿解表祛暑药,在暑湿季节食用,效果较佳;而在寒冷季节食用,就未必适宜了。但是,对于这些中药材的具体药性,却并非每一个普通市民都能烂熟于心,所以一旦对于自己的体质了解不清,食用了错误的中药蔬菜,很可能会引发或加重病情,得不偿失。
3.药用蔬菜的安全性无法保证。
蔬菜食用是安全的,长期食用也不会产生毒副作用。而食物中的山楂、大枣、山药、莲子、芡实、赤小豆、龙眼肉及葱姜蒜等虽然原为食物,但因其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所以会成为药食两用之品,当然,其安全性也是肯定的,完全可以放心食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食用“药用蔬菜”就需要考虑其安全性了。
4.赶潮流吃药用蔬菜或许仅仅是因为不明智的“猎奇心理”。
吃药用蔬菜,无异于就是将古人从餐桌上送到中药铺的中药材又重新送上餐桌,从商家的角度来讲,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所采用的策略;而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多是为了满足心理上的猎奇。为此我们不得不说,将口感差、营养成分低,甚至有一定毒副作用的中药材当蔬菜食用,实在是不明智之举。
药食同源也要分“适应症”
中医学历来就有“药食同源”之说。近年来,我国卫生与计生委曾先后三次公布了数十种“药食同源”食物,如山药、大枣、山楂、枸杞子、赤小豆、莲子、芡实等。而“药用蔬菜”中的金银花、藿香、紫苏、茴香、薄荷等也均在名单之内。但即便如此,专家也同时提醒说,在吃这些药食同源的蔬菜时也应分清“适应症”
藿香“化湿止呕”
老百姓对于藿香正气水一定都不陌生,而这味方剂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藿香。藿香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全草入药有止呕吐,治霍乱腹痛,驱逐肠胃充气以及清暑等效;藿香果可作香料;叶及茎均富含挥发性芳香油,有浓郁的香味,为芳香油原料。而藿香亦可作为烹饪佐料,或者烹饪材料,特别适合夏季食用。中医临床上多用藿香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但却很少有人关注到,阴虚火旺及胃有实热者是不宜饮用藿香茶或吃有藿香的食物。
薄荷“清心明目”
薄荷是常用中药材,有清心明目、解毒败火、帮助消化等功效。薄荷叶清爽可口、香味独特,是许多西餐甜点和糖果制品的重要调味料。对于薄荷的吃法,人们各有各招,最多的是传统吃法是“凉拌薄荷”,也有人爱用薄荷煲鲫鱼粥。但需要提醒的是,薄荷性寒,有夜间盗汗、皮肤瘙痒、伤风感冒等症状的人,以及脾胃虚寒、腹泻的人,要少吃或不吃薄荷。
茴香“暖胃又驱寒”
新鲜茴香含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以及纤维素,其叶茎特有的茴香油也可健胃理气、增加胃肠蠕动,用来搭配肉食味道颇佳。用茴香做包子或饺子的馅料很不错,炖肉或蒸鱼时加少许茴香也别有风味。从中医角度讲,茴香味辛,性温,归肝、肾、脾、胃经,有温肝肾、暖胃气的作用。脾胃虚寒的人天寒时可能会出现胃部寒凉、腹泻等症状,可以适当吃一点茴香。不过,过敏体质、阴虚火旺者不宜食茴香。另外,茴香吃多了对视力有不良作用,短时间内不宜大量食用,每人每天10克为上限。
紫背菜“止血崩痛经”
紫背菜也是一味中药,别称当归菜、观音菜、血皮菜等,茎可入药,可治血崩痛经,对支气管炎也有缓解功效。紫背菜营养很丰富,鲜叶和嫩梢的维生素含量较高,并含有黄酮苷,可提高抗病毒能力。紫背菜做菜多为嫩枝叶,对恶性细胞也有一定的抵抗功效。紫背菜虽好吃,但在特定情况下还是不吃为好,譬如女性生理期就不宜吃紫背菜。
田七“降压还消炎”
田七可提高脑力,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还可以降压消炎和扩张血管。田七所含的皂苷就是人参的主要成分,所以民间早就有田七与人参同效的说法。为了尽量保证营养不流失,田七的吃法应该越简单越好,比如焯水后加点芝麻酱拌拌即可。值得注意的是,田七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女性怀孕期间禁食田七,以免引发流产。伤风感冒时也不宜吃田七花,因为田七花性凉,会加重风寒感冒。
紫苏叶“发汗驱寒”
紫苏叶主要的用途为发汗驱寒,治疗风寒性感冒。紫苏梗是安胃的,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气虚者应慎用紫苏叶,阴虚内热及热盛者忌用。另外,由于紫苏含大量草酸,所以不宜过多食用。用新鲜紫苏煎蛋时,一定要把它切成细丝,焯水后再用盐腌一下,去掉多余的汁液以后,再和蛋液一起煎,这样才能做出可口美味的紫苏煎蛋。
南宁协和医院骨科0771gkyy.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qiuxiuo123
|
2014-10-15 10: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就好比论坛的明灯,楼主就好比论坛的方向,楼主就好比论坛的栋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杏林杂谈
会员之家
医理探源
中药方剂
美容之声
xh456abc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