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八法新解中西医结合探讨
版权所有:08318253340 原作 提交时间:15:08:22 07月20日
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治疗方法,是前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通过八纲辨证,概括对多种病症的治疗,制定出的基本方法.
早在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己介绍了八法的基本内容,清代程国彭在{{医学心悟}}中正式提出了八法理论,一般说来,病邪在表用汗法;病邪在里.在上用吐法,在里.在中用下法;病邪半表半里.气机不调用和法;病的性质属寒用温法;病的性质属热用清法;积聚.积滞属实用消法;正气虚弱.机能不足的虚证用补法.
对初涉中医理论的西医医师来说,八法还是比较悬,容易产生中西医对比的念头,中医有吐法,对应西医是否是洗胃术?中医的汗法,对应西医是否是解热镇痛药,去一一对号入座,用中医的治病方法治病理论来看待西医的治疗手段,用中医的眼光认识西医,西为中用,这样有助于中西医的沟通理解,也属于中西医结合吧!下面就我的理解,分别用八法解释部分西医的治疗手段:
1. 汗法,解表法,病邪在表,对应治疗应该是以解热镇痛药为首的西药,如安痛定.扑炎痛,APC等,但中药的解表药物除了发汗外,还有抗病毒,抗细菌的作用,所以汗法除了解热镇痛药外,还应该辅助抗病毒.抗菌药物,对应疾病为一般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初期.
2. 吐法,病邪在里,在上用吐法,吐法在中医上的适应症为痰涎壅盛.食滞胃脘或误食毒物尚在胃中,西医对应治疗就是洗胃.胃管引流,疾病有中毒.幽门梗阻,肠梗阻等等.
3. 下法,是运用具有泻下,逐水的方药,通过泻下大便,攻逐体内结滞和积水,并解除实热蕴结的一种治疗方法,本法适用于寒热燥湿诸邪内结肠道,以及水结,宿食,蓄血,痰滞等有害物质不得排泄的证.在这里,下法对应西医的治疗方法就多了,灌肠,口服泻药果导片属下法,利尿排体腔积液皮下水肿也属下法,利用穿刺的方法抽取积血积液也算是下法,利用人工肝.肾排除体内废物的透析也是下法,用化疗药物消除肿瘤也应该算是下法.
4. 和法,运用和解的方法,达到祛邪扶正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寒热往来的少阳证,肝胃不和及肝旺脾虚的腹痛.泄泻,和法与西医对应较牵强,第一是奎宁治疟疾,二是抗生素治发热性疾病,三是细菌制剂,酶制剂等调节肠道功能.
5. 温法,以温性热性药物祛除寒邪和补益阳气的一种治疗方法,温性药物西药的代表是阿托品,用药后口干,面红,心跳加快,一派热像,一部分性激素属温药,治疗心肺复,抗休克药物也属温药.
6. 清法,是运用寒凉的方药,运用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消除热邪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里热症,抗生素和解热镇痛药当属此法方药,白血病的化疗也应属此列.
7. 消法,是运用消导食滞,软坚散结,消痰化饮,利水消肿的方药,就消导食滞而言,胃酶和吗丁啉,普瑞博思有类似作用,软坚散结的当属肿瘤的放化疗,利水消肿消痰化饮可用引流穿刺方法对应,当然,利尿剂也是.
8. 补法,运用具有滋补强壮作用的方药,以补充气,血,津液.输氧,输液,输血,输脂肪乳剂,输氨基酸,维生素均属此列,补充缺乏的各种激素也一样,如Addisons病,必须补充强的松.
把西医的治疗手段纳入中医的思维范畴,西为中用,也算是一种中西医结合吧!!!
请大家对这些想法多提意见,承受能力有限,批评时请别过分打击我这个初学者的勇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