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对于广告商品的认知

[复制链接]
查看231 | 回复2 | 2014-10-31 13: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该模型中,清水公一从分析广告商品人手,由“广告商品”、“媒体评价标准”、“学习组合”、“感觉组合”、“行动组合”等五个项目组成模型。该模型认为:

  其一,消费者对商品的卷入度各有不同,但大致可分为高卷入/低卷入两大类。前者多为高价位商品,后者多为低价位商品。印刷媒体卷入度高,电视、广播卷入度低。

  卷入度高的高价商品在印刷媒体发布,上海品牌设计公司认为卷入度低的低价商品在电视媒体发布,收到的市场营销效果较好。但也有商品与上述情况相反,模型用横的细箭头作双方相互交换的运行标志。高价商品中,当品牌之间的差异不大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会基于不调和起因理论做点线运动。



  其二,媒体评价标准(Media Evaluation Standard)的“媒体普及”、“媒体暴露”、“广告暴露”三阶段与ARF媒体评价模型相同。报纸、杂志广告的效果评估指标有发行份数、重复阅读率、传阅率、阅读率、注目率、累积到达率、频度等。

  报纸、杂志广告读者的卷入度高,伴随着“主动性学习”,双箭头朝高卷入度的决策过程变化。电视广告的效果评估指标有家庭电视机拥有量、开机率、节目视听率、电视广告视听率、累积到达率、频度、GRP等。电视是在舒适的状态下收看的,伴随着“被动性学习”,视听众的卷入度低。

  因此,单箭头朝卷入度低状态下的购买行为过程变化。上海品牌策划公司认为特殊情况也存在,模型以细箭头表示相反的反应。

  其三,广告到达视听众阶段,是广告传播方进行媒体运作与调整的结果。但一进入学习组合,视听众心理便会发生变化,而传播者对此已无能为力。
washOrast | 2014-10-31 13: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占坑编辑ing
亮仔 | 2017-10-12 02: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 收益 匪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