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医学规矩

[复制链接]
查看1208 | 回复5 | 2003-8-12 23: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夫学医者,一要识字,二晓阴阳,三通气运,四辨浮沉,五知反恶,六会针灸,七尝药性,八观虚实,九依礼貌,十要合人。此为医家十识也。
   一治四季,须方从伤寒说发。四百四病为主。四病者风寒暑湿,四脉者浮沉迟数。春湿夏暑秋风冬寒,四季所伤。此四端乃医家不识者多也。
       第一条规则
   医人对病家,如对佛面圣,朝礼先贤,凝神定气,方可举手诊脉。
       第二条规则
   医人对病家,或老者如对父母心,或少者如对自己姐妹心,或幼者如对自己儿女心,顺当闲邪存诚。
       第三条规则
   医人不可言病家之丑态.图形.是非.行藏.绝奸诈.谗薄屑。
   药有君臣三等价,医无富贵一般心。
人为万物之灵,人者头象天故园,脚象地故方。故而天园地方,而有大要。医者先须诊脉,方知寒凉热温病之根源,此将先生吊桑先生法。望闻问切,可审其情。三要观颜察色,可将内道之法,细细详辨,病症生死方决。方可随症加减,或急或缓,或无急缓症。伤寒乃走马之中,切不可怠惰,病实方宜可下。如急症者又有中风不语,人有舌卷囊缩不语,又有热病.痨病.聋哑等症。又有痰迷心窍,此乃都是伤寒所发,细细审详,方决生死。定局如暂脉局连,颜色俱在不死无妨,然后将君药左右辨明细,详有表里之功,然后传方下药。一所治者无不效验.忽蓉端。切要谨慎者也。
   求医者如登台拜将,用药如用兵一般。读医书如读儒书,治人病如治己病。常闻有济世之良方,和人之妙术。参东垣之药性,看叔和的脉诀。须要识得病症,才明内中的脉理。用药方而输忌,使的药而强盛,此乃细参非粗工也。想我们医中之道,有许多不识字的,有扁担长的一字耶,认不得。有斗筐大的月字,他也认不得。他就背包老伞,走乡过村,寻疾捍症与人疗病。假如阳症伤寒,他用的是桂附;阴症伤寒,他用的是承气。在位伤寒论言即明白,阳症用桂附而死,阴症用承气而凶。庸医治病,误伤性命者多矣,可不惜哉。
医人要有十全三德。何为十全,何为三德?十全者:一要识字,二要阴阳,三辨脉理,四知规距,五明反覆,六尝药性,七会针灸,八要端状,九要礼貌,十要合人,此仍是十全。何为三德?一德者要博觅群书,观古贤先典秘书,救一切黎庶之怪症,此乃是一德也。二德者,行如流水,坐如太山,不识美色,不构资财,此乃是二德也。三德者,有富贵之家,不可以犀角象牙为丸,取奉于他;与贫穷之家,不可以胡麻粉面为丸,欺哄于他。药有君臣三等价,医无贫富一般心。《难经》上说得明白,药不知方,何宜而用。小与心而胆与大,行与方而知与远。正其宜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医有四等都是医人。何为四等?一等者神医,二等者良医,三等者明医,四等者庸医。一等神医者,通达寻还之理,识透神理得玄机,炼精气一养真源,红尘一点不染。横遍十方,随缘济世,此乃是神医。二等良医者,通达的是五运六气,通达的是七表八里,阴阳造化,十二经络,二十四气,此乃是良医也。三等明医者,他人不识之病,明医能识,他人不治之病,明医能治。君臣佐使,寒热温平,生克制化,随病就方,认病的当,百法百中,在位者乃是三等医也着。四等庸医,苦不堪言,庸医杀人,莫此为甚。
岐黄子 | 2003-8-12 23:2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医学规矩

好文!
赤水玄珠 | 2003-8-26 19:3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医学规矩

好,只是绝少有人能做到明医境界,何况神良
草堂春主人 | 2003-9-1 19: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医学规矩

还有一种医生,就是在明医与庸医之间,虽不能治其病,但也亦知哪些药能用,哪些药不能,病人花了很多钱,跑了很多路,但是病没好多少,却也没有坏多少。现在这样的医生最多,明医已经少了,良医更是少见,神医亦如神仙,可遇而难求。我们到医院所见,皆是那种不能治大病,难病,却也不说不能治,对付一下的医生。病有病机,神而识之,今者难矣。
匿名| 2003-9-2 19:23:29

[推荐]医学规矩

唉,古之医者为医先为人,今人多不存此心矣!
qimintang | 2003-9-3 15: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医学规矩

疗效第一,效益第二,至于泛泛而谈嘛,可放于倒数第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