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这周四“桂枝汤”讨论的几个问题

[复制链接]
查看1614 | 回复2 | 2003-8-19 22: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继续探讨中灵子提出过一个问题:对于桂枝汤为群方之祖的看法
2.桂枝汤独为解表而设?(以《伤寒·辨太阴病脉证并治》276、279条为例)
一个建议:
周四讨论的题目定好后,大家可以提前提出几个感兴趣的问题,供别人思考和准备
周四讨论是个相互学习和学术争鸣的机会,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众多的医书不可能都一一看到,而众人拾柴火焰高,通过交流,可以使大家的知识面得到扩展。
所以,请珍惜每周四的讨论。
羊角锤 | 2003-8-20 21: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供这周四“桂枝汤”讨论的几个问题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渐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15)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24)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25)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桂枝汤。(42)
太阳病,外证末解,不可下也解外者,宜桂枝汤。(44)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今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45)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扬。(53)
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54)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56)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57)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93)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97)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169)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236)
    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242)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276)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371)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386)
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金匮》妇人妊娠(1)
产后风续虚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久,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既桂枝汤)《金匮》妇人产后(8)
白术 | 2005-4-6 15: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供这周四“桂枝汤”讨论的几个问题

楼上的!
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