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来看看我见习报告,请大虾帮忙多提意见!学生礼了先

[复制链接]
查看2058 | 回复3 | 2003-8-20 12: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于七月二十二开始见习于崇州市人民医院,愚在学校学有片语医言,认为天下医者也不过如此尔。就以为天下病都能手到病除也,见习以来,才知道所学之医言不过于三岁小儿也。终于明白为医之难啊,略有理解大医精诚里所说的言语。我当用心去学好中医理论基础,为病者扫除烦恼!
立秋前后,气候变化无常,所以病家多以因气候不适而有外感者,有因外感兼有夹湿者,也有内热炎盛者,更有风,湿,内热三者交杂者,多多也
虽气候之变化无常,但也不离辨证尔,以不变应万变,所查之秋毫无失,辩之有理,当无一失也!!!!!
也有慢性病者,如有消渴者或者高血压者,气候之变,引动虚体之内患,当有痛苦不堪之言也。如此,医者更应明白事理,不能守旧。医曰:急者治其标,缓者当治其本。今有急在,当先图之,怎能缓也。不然,病家苦盛,病入膏肓,那时发现晚也~~
1)22号:有一25岁女子,有乙肝病史,今见身困无力,微黄,微咳少有痰,如下用药--------单位g
藿香15g  淡豆15  杭菊15  薄荷10  苍耳15  连翘15  板蓝根15  黄芩15
枳壳15  香附15  陈皮15 茯苓30  苡仁30  丹参15 郁金15
次人有肝病史,但因为气候变化,冷热不应,因而有外感之像,咳嗽少痰,经检查,咽喉微有充血水肿,辨证所得,当以宣散肺气,除湿和中,兼以理气活血止痛以求肝之平稳!
愚人当时也不知为什么如此用药,问师:有暑热夹湿之证,为何要用如此寻温之品,不会引起内热更盛??又问暑湿伤阴伤气,而医书曰:辛,温之品豪气伤阴,不忌呼???师曰:古时人多有穷困苦之人,外有衣不避体,内无水谷之保养,遇暑天之虎气,怎能没有豪气伤阴之症候。然今时之人,外有裘毛生丝为衣,内全有山珍奇果之味。纵然有暑天之邪气,怎能发展到伤阴,有也只能豪气于肺胃尔。所以常见咽喉不适,或微有咳嗽,或者微有气急气紧,或者有痰阻于上窍,头晕耳鸣;或者湿热邪气络伤鼻窍,血从脉出,痛痒不适,更者窍失宣通,言语朦胧也。也有邪气急传下者,见下焦肠道之症,或者腹泻,或者大便不爽,或者二阴之窍有热痛痒湿之感,女者有胞宫,带症异常之候;或者月事不利;诸如此类者,不离暑气伤人是候,只是详查病情,剔离枝叶,独现主干,犹如拔天开云,劈开馄饨尔,一剂当以为病家除去烦恼也!!!!!!!
又问用药,古人之方不过5。6味,病必除也,为什么今天下之医所处之方都在10味之上,师回答曰:《黄帝内经》说过: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时御神,无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常,故半百而衰也。又曰:夫上古之人作汤液,故为而弗服也。中古之人,道德稍衰,邪气时至,服之万全。而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针石减艾治其外也。
今天社会发展之快,人们贪图享乐之风盛,精神压力巨大,故今之病病多,且更繁杂,所以今之为医者不能只按古人之法,守旧也,不然则为死读书,有何之用?
千金子 | 2003-8-20 12:5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来看看我见习报告,请大虾帮忙多提意见!学生礼了先

这药碾子不错,不会是陶瓷的吧?
SARS | 2003-8-20 12: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来看看我见习报告,请大虾帮忙多提意见!学生礼了先

[这个贴子最后由SARS在 2003/08/20 12:59pm 第 1 次编辑]

星光之医者是成都中医学院的?新校区离崇州不远。
你老师末必就对,今药方药味多主要还是心中无数,下大包围而已。
星光之医者 | 2003-8-20 13: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来看看我见习报告,请大虾帮忙多提意见!学生礼了先

我才不管这些哦,还没有资格说这些的话,完成报告就行了。等将来学好理论基础后慢慢理会一不迟啊,反正不要错别人的错,不然是很愚蠢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