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最后由北斗小星在 2003/08/24 00:41am 第 1 次编辑]
时间:2003年8月21日
地点:歧黄聊天室(http://387514.bliao.com )
(20:29:58)2000tms与羊角锤说: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 芍药三两(味苦酸,微寒)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
(20:34:32)岐黄子与所有人说:[组成]:桂枝三两(9g),芍药三两(9g),甘草炙,二两(6g),生姜切,三两(9g),大枣十二枚,擘(3枚)。
(20:35:23)岐黄子与所有人说:[用法]: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20:35:38)岐黄子与所有人说:若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21:02:56)羊角锤与所有人说:桂枝汤主要是 发散在表的郁阳的 既“阳浮而阴弱”。
(21:07:13)羊角锤与所有人说:“ 啬啬恶寒,渐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可知只是功能上的不调和。
(20:36:03)郑钦安与所有人说:先生,三两是9克?
(20:36:37)郑钦安与所有人说:请问用的是哪种度量
(20:37:54)岐黄子与郑钦安说:可以先讨论一下剂量问题
(20:38:19)羊角锤与郑钦安说:有些人认为一两约等于7克。
(20:40:42)[北斗小星]与所有人说:一般都认为古制一两等于现在的3克
(20:41:38)2000tms与羊角锤说:书上好象这样写的:一两等于三克
(20:41:50)岐黄子与郑钦安说:汉1两 = 13.8克
(20:42:21)阴阳子与所有人说:同意岐黄子的说法
(20:42:50)羊角锤与郑钦安说:我同意,但经常是根据具体病人加减。
(20:50:55)国老与郑钦安说:汉两=13.19--16g
(20:55:14)国老与郑钦安说:学校里学来的,见中药药剂学
(20:42:57)[北斗小星]与所有人说:但仲景一般开方一剂相当于现在的3帖,是不是古人对药比较敏感阿,我记得仲景算是河南人,也就是北方人
(20:43:09)浑元子与所有人说:古人的用量为什么大?
(20:43:50)[北斗小星]与浑元子说:分成三次吃的话,量也不算大
(20:43:26)jmrj与所有人说:桂支产于南方,其辛温好理解
(20:43:47)jmrj与阴阳子说:你的名字正适合我的问题
(20:45:05)jmrj与阴阳子说:取其春季的嫩支,为何归经不归肝
(20:45:32)jmrj与阴阳子说:反归心肺膀胱 ,道理何在?
(20:48:27)阴阳子与jmrj说:桂枝辛乃发散而上行入肺,温而入血归心,归膀胱乃是其间接作用
(20:50:06)jmrj与阴阳子说:为何五行的类比规律在这里不起作用
(20:53:32)jmrj与阴阳子说:为何自然界的五行跟人体内的五行出现矛盾
(20:54:32)阴阳子与jmrj说:在最初学习桂枝汤时我也曾怀疑桂枝可以入肝经,查阅方书而不得,只在陈修园的解释中谈可入肝
(21:00:08)jmrj与阴阳子说:皮在外,阳,肝、心只比
(21:00:42)阴阳子与jmrj说: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世间万物皆是五行的杂合体,只是各有偏胜
(21:01:24)jmrj与阴阳子说:肝为阴中之阳,心则阳中之阳
(21:03:00)jmrj与阴阳子说:带皮更应入心才对
(21:03:15)阴阳子与jmrj说:在<内经>是从部位来讲,半身以上为阳故心为阳中之阳,腹为阴则类椎
(21:03:33)jmrj与阴阳子说:带皮也更应对应接表才是
(21:04:22)阴阳子与jmrj说:如果这样理解则陷入机械
(21:05:20)阴阳子与所有人说:用嫩枝乃是取其气薄
(21:06:42)jmrj与阴阳子说:气薄和心肺河干
(21:09:15)jmrj与阴阳子说:取其气薄,怎么取,
(21:09:30)jmrj与阴阳子说:它本身除了气薄,还有其他属性
(21:09:40)jmrj与阴阳子说:取的时候怎么去掉的
(21:07:21)阴阳子与所有人说:首先他应当是何物之皮,其中五行偏胜如何,
(21:07:53)阴阳子与所有人说:心肺者天之阳也,气薄乃入之
(20:50:51)2000tms与羊角锤说:在医宗上说桂枝不能去皮,是错误,因为辛在皮,不知是否正确?
(20:53:51)羊角锤与2000tms说:茯苓与茯苓皮与茯神有差别,但也可以相互代替
(20:48:34)[北斗小星]与所有人说:桂枝去皮又没有可能指现在的肉桂
(20:55:57)[北斗小星]与所有人说:肉桂就入肝经
(20:55:51)岐黄子与[北斗小星]说:桂枝去皮是指嫩枝,不是指老枝,以示区别
(20:56:44)[北斗小星]与岐黄子说:去皮是嫩枝的意思?
(20:57:55)岐黄子与[北斗小星]说:张锡纯先生谈过
(20:59:30)国老与岐黄子说:桂枝本来就是嫩枝入药啊
(21:00:15)岐黄子与国老说:老枝皮厚,所以不用,故去皮之意
(21:02:56)羊角锤与所有人说:桂枝汤主要是 发散在表的郁阳的 既“阳浮而阴弱”。
(21:03:17)2000tms与岐黄子说: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这是寒论上说的。
(21:04:05)2000tms与岐黄子说:嫩枝入药不是有误?
(21:04:35)岐黄子与2000tms说:去皮为去老枝,用嫩枝之意,不是去掉皮的意思
(21:07:06)2000tms与岐黄子说:辛有发散、行血之功效
(21:10:01)2000tms与岐黄子说:我师傅说,药的根性最烈,枝次之,越上顶药性越弱,是否?
(21:07:39)岐黄子与2000tms说:桂枝气温色赤,秉木火之性,为百木之长,有升发之性,故取嫩枝
(21:10:51)阴阳子与2000tms说:根乃气厚味重,枝乃气薄味轻
(21:10:48)岐黄子与2000tms说:桂枝汤(发表之剂)
(21:12:13)岐黄子与2000tms说:入里用肉桂,解表用阳,枝好些
(21:15:20)岐黄子与2000tms说:[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21:15:39)岐黄子与2000tms说:[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
(21:12:45)2000tms与岐黄子说:请教一个问题:挟痰,挟食。是什么意思?
(21:13:38)岐黄子与2000tms说:有痰积,食积
(21:15:43)2000tms与岐黄子说:痰积好理解,但食积,是指饮食不消化而有堆的意思否?
(21:13:26)阴阳子与[北斗小星]说:开太阳等于开玄府吗
(21:15:46)羊角锤与jmrj说:不一定,太阳要比玄俯范围大。
(21:17:05)阴阳子与羊角锤说:何以太阳要比玄府范围大
(21:19:59)羊角锤与阴阳子说:太阳病包含许多内容,治疗主要在卫表,卫表包括皮毛和腠理。
(21:17:57)岐黄子与阴阳子说:同“元府”,指体表的汗毛孔,又名“气门”(汗从肺气而宣发,故名)或“鬼们”(鬼,古通魄,肺藏魄,肺气通于皮毛,汗从皮肤而出,名魄汗,汗毛孔则名鬼门)。
(21:18:16)岐黄子与阴阳子说:【玄府】
(21:21:21)阴阳子与岐黄子说:可不可以这样说,桂枝汤入营补营中之阳<血之清者为营>
(21:22:58)阴阳子与岐黄子说:经脉中营得以人“强”从而开太阳经,阳溢出而祛风邪
(21:22:23)岐黄子与阴阳子说:桂枝辛甘发散为阳
(21:23:13)岐黄子与阴阳子说:芍药之酸收
(21:24:12)岐黄子与阴阳子说:佐以甘草之甘平,不令泄阴气也。
(21:24:55)岐黄子与阴阳子说:其病机为卫强营弱。
(21:25:32)岐黄子与阴阳子说:本方证因风寒束表,营卫不和所致。外感风寒表虚证
(21:26:22)岐黄子与阴阳子说:此不专于发散,又以行脾之津液而和营
(21:29:44)岐黄子与阴阳子说:以桂枝解肌发汗为主,芍药敛阴止汗为辅。
(21:28:24)阴阳子与岐黄子说:仅说风寒束表似不完全正确,当是风邪入表,风邪善行而数变乃开玄府.玄府开则寒邪易入而恶寒.不知对否?
(21:29:23)阴阳子与岐黄子说:当以风邪胜为主
(21:29:54)羊角锤与阴阳子说:柯琴认为芍药能益阴敛血,合营气,止烦止汗。
(21:32:51)岐黄子与阴阳子说:外感风邪,风性疏泄,卫气因之失其固护之性,“阳强而不能密”,不能固护营阴,致令营阴不能内守而外泄
(21:34:31)阴阳子与岐黄子说:那幺桂枝汤乃是补营专剂
(21:34:34)[北斗小星]与阴阳子说:风和寒不易截然分开吧?风送寒来,寒随风入,本为同气,差异 在人体质腠理的不同吧(21:35:51)阴阳子与[北斗小星]说:是不易截然分开,与风热同理,只是各有偏胜罢了
(21:36:08)[北斗小星]与阴阳子说:桂枝甘草汤,辛甘化阳以调阳,有固护卫气的作用
(21:36:57)阴阳子与[北斗小星]说:故风为百病之长,<临症指南医案>论之甚详!
(21:39:10)阴阳子与岐黄子说:我理解“阳强而不能密”的密应是均匀分布对不对
(21:40:23)岐黄子与阴阳子说:什么叫卫强营弱呢
(21:43:05)阴阳子与岐黄子说:风邪入,风为阳邪与卫相合故强,卫强则营不能守外泄且营卫本如阴阳应相当,与阳盛则阴虚同理
(21:44:26)[北斗小星]与阴阳子说:我倒是认为也有卫虚的一面: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肌表受邪,恰恰是卫气薄弱,不能卫外为固的表现。
(21:46:56)阴阳子与岐黄子说:确有卫虚一面,汗出不仅仅只是营弱,万物负阴而抱阳,汗乃是阴阳之合体
(21:47:15)岐黄子与阴阳子说:卫阳不固而致营阴失守
(21:47:57)阴阳子与岐黄子说:合体二字似不很确切
(21:49:15)岐黄子与阴阳子说:营卫不和确切些,阴阳不和笼统些,意思一样
(21:49:37)阴阳子与岐黄子说:卫阳不固乃是风邪入,风邪致卫气与之流动故不“密”乃致营不守
(21:50:10)岐黄子与阴阳子说:对,这就叫营卫不和
(21:52:37)岐黄子与阴阳子说:经曰:「风淫所胜,平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收之。」
(21:53:01)岐黄子与阴阳子说:伤寒是用内经理论
(21:53:24)阴阳子与岐黄子说:我说桂枝汤是补营中之阳,故桂枝汤是开太阳经而不是开玄府
(21:54:26)阴阳子与岐黄子说:当为补血中之阳
(21:54:14)岐黄子与阴阳子说:可以这样理解
(21:56:13)岐黄子与阴阳子说:营卫和气血一样么
(21:59:09)阴阳子与岐黄子说:不一样,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而脉中为气血,营为脉中之气,脉外为气津,卫为脉外之气
(22:00:36)岐黄子与阴阳子说:营卫好像包含气血,气血好像不能包括营卫,营卫的范围好像更广些
(22:03:16)阴阳子与岐黄子说:唉,我不是专门与你作对,我认为气血太笼统,营卫则更具体
(22:05:07)岐黄子与阴阳子说:中医的理解就是这个特点,有时随个人的思想而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