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主证漫谈

[复制链接]
查看2387 | 回复14 | 2003-9-27 21: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atermark] (一)
     当一位患者前来就诊的时候,他往往具备多种症状,这些症状将成为我们判断病情的线索和依据。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症状都有参考价值呢?显然不是!有些症状产生的原因极为复杂,具有极强的普遍性,如果以之作为推断病情的切入点,则如同站在诸多线路的交汇点上,很容易陷入千头万绪之中,令人无所适从。而有些症状与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属性密切相关,具有极强的“个性”。若以此为线索,顺藤摸瓜。往往很容易抓住问题的关键。
脏腑辨证的思维方式是:将所收集到的所有症状,逐个的进行分析、筛选、排除,直到最终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真正能反映病情本质的,只是所有症状中少数几个症状而已!
     经方辨证的优点在于:它一开始就确定了一组能够反映病情本质的、由“特定症状”组成的症候群。只要有这些症候群的几个症状同时出现,就能依此确定病情,并给予恰当的治疗方案。也就是说经方中确定的症候群与病因病机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经方辨证用药之所以精准高效,是因为仲景已经为后人完成“沙中淘金”的辨证推理过程。
     何谓主证?答曰:能反映病情本质,与病因、病机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一组“特定症状”组成的症候群。《伤寒论》诸方证中:如麻黄汤证、桂枝汤证、小柴胡汤证等等。无不是以一组特定症状组成的症候群作为主证的。在主证的症候群中,任何一个单独的症状都是不可以随意替换的。如果用另外一个症状去组合,就有可能与原来的病因、病机不再符合了!
     主症的确定,建立在深刻洞察病情的基础之上,是长期临床经验的心血结晶!
     一个症状往往难以反映病情的本质,几个不相关的症状也不一定能反映病情的本质,只有几个“特定症状”组成的症候群才有可能反映病情的本质!试观现代中医教学,内、外、妇、儿各科,所讲解的无不是脏腑辨证。相对而言,这种辨证方式孤立的看待各种症状,而没将他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主次不分,抓不住重点,以至学医者在临症之际,要走许多弯路,甚至误入歧途,所以我说:聪明的学生都教傻了!

                                 《二》
    《伤寒论》的伟大之处,不仅仅在于它深刻的揭示了某些疾病的演变及治疗规律、开创了最符合特点的思维模式,更重要的意义在与它“示之以法度”,启示后人,垂范千载!
      能否按经方辨证的模式,将脏腑辨证的内容加以归纳、总结,形成新的方症呢?本人以为,这至少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现结合个人临症所得。试举例说明 。
      例:夜半咽干者,肾阴不足也,熟地主之。
      注:咽干有多种原因,但“夜半咽干”多属于肾。何以言此?1、足少阴肾经之脉循喉咙、通舌本故也。2、肾水应与任脉,任脉通于咽喉故也。3、夜半之时应于肾故也!肺胃阴虚者多口渴,肝胃阴虚者多咽干。可惜许多人往往没有注意到口渴与咽干的区别。临床上,常有患者在半夜因咽干而醒,凡遇此症,大补肾阴无不应手而效!

      例:喜热饮食,若食生冷则腹胀腹泻者,脾阳不足也,理中丸主之。
      注:脾胃居于中焦,主消化饮食。中阳不振,首先会从饮食的好恶上表现出来,且脾主腹。喜热饮食与食生冷则腹胀腹泻“同时并现”者,脾阳不足也,例外者,极为少见。

      例:外感咳喘,鼻翼扇动者,邪热迫肺也,可与麻杏石甘汤。
      注:肺开窍与鼻,肺主气,司呼吸。凡邪热迫肺较甚者,必见鼻翼扇动之症。文虽不同于《伤寒论》之原文,但其理相通也!

       例:阵发性颜面烘热者,肾水不足也。阵发性周身燥热者,肝火上冲也。
       注:肾水不足,水火不济,则君火上浮于颜面;水不涵木,则相火旺行与周身。
       凡遇主证,无论是何种疾病,只要认证准确,多可舍脉从症,放胆治之!
       以上所举之例,虽不敢言百无一失,但至少十之七、八不会有误。在此基础上,知常达度,则中医辨证将化繁为简,事半功倍!

                                〈三〉
气虚主证:倦怠乏力,少气懒言,畏冷怯风,声音低怯, 面色恍白,动则汗出,舌淡、苔白,脉缓无力。
气虚主症——倦怠乏力:“气”是生的原始动力。气虚者,生理功能难以正常维持。故气虚虽然可以引起诸多症状,但“倦怠乏力”当为要点。
————————————————————————
血虚主证:多梦易醒、肢体麻木、头昏心悸、双目干涩、爪甲菲薄、毛发细软、月经颜色正常、但量少、推迟,夜半小腿拘痉,舌淡、苔白、脉弦细如按刀刃。
血虚主症——多梦易醒:心藏神、主血脉;肝藏魂、主藏血。心肝失养,神魂不宁,故多梦易醒当为主症。又:心肾不交者,多难以入睡;阴血不足者,往往可以入睡,但多梦易醒。
——————————————————————
阴虚主证:咽干口渴、失眠多梦、大便秘结、心烦耳鸣、潮热盗汗、两颧泛红、肢体震颤、舌红、苔净、脉细数。
阴虚主症——咽干口渴欲冷饮。“阴虚则热”往往在阴虚程度较甚时方才出现。
——————————————————---------
阳虚主证:形寒肢冷、大便溏薄、夜尿频多、少腹冷、面色恍白、舌淡、苔白、脉沉迟。
阳虚主症——形寒肢冷:“阳虚则寒”故也。
——————————————————————
————————————————————————----------------------------------------
心经主症:惊、悸、烦、失眠、多梦。
肝经主症:胸肋苦满,口苦恶呕,烦燥抑郁、 惊恐迟疑、夜寝不安、恶梦纷纭、逆气上冲、寒热往来
筋脉拘急、麻木震颤、爪甲菲薄、毛发细软、头侧及头顶疼痛。
脾经主症:食少纳呆、脘腹痞闷、大便稀溏、小便清长、倦乏无力、少气懒言。
肺经主症:咳、喘、痰。鼻塞、流涕、喷嚏。(略)
肾经主症:腰膝酸软、嗜卧懒动、动则气喘、精神衰萎、健忘、耳鸣、头昏。
——————————————————————
五脏之“主症”与气血阴阳之“主证”相配合,乃辩证之基础。这些症状,习中医者无不知晓,但往往没有将它们作为一个症候群来对待。亦没有分清主症、从症,故辩证之时,没有判断病情的明确指标。
以上所言,乃个人拙见,不足为据。有理则从之,不当则弃之,相信诸君自会取舍。
[/watermark]
郑钦安 | 2003-9-27 22: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主证漫谈

此抛砖引玉之妙文也,愿众学者共入仲景之门,共扬仲景之学.
岐黄子 | 2003-9-27 23: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主证漫谈

方证相应,当为辨证最高境界。
yy9903132 | 2003-9-28 09: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主证漫谈

杏林萧客   ——莫非是陈先生。
感谢啊!
应该加精华了把。
志一 | 2003-9-28 10:5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主证漫谈

    杏林箫客先生对抓主证的临床思维方式求解有年,从文中可以看出已有许多心得,在下阅后大受裨益。中医的症候与西医的症候不是在一个层次上看问题,透过症候运用中医的临床思维方法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发现的疾病的本质(中医的),这是中医的一大优势,症候是疾病状态下机体的整体反应的表现,西医往往把症候还原到局部去看,就把症候中所包含的许多信息丢失了。
    主证思维为历代许多医家所擅用,可惜在现代有所淹没,这里孕育着中医临床的规范化,愿我们能在这方面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
志一 | 2003-9-28 10: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主证漫谈

    杏林箫客不是陈先生。
pinpinheiful | 2003-9-28 15: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主证漫谈

颇有切中肯綮之语
匿名| 2003-9-28 18:40:08

[原创]主证漫谈

下面引用由yy99031322003/09/28 09:42am 发表的内容:
杏林萧客   ——莫非是陈先生。
感谢啊!
应该加精华了把。
不是所有的人高人都姓陈地:)
jinsir | 2003-9-28 19: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主证漫谈

如能找一计算机能人,把其做成软件,把主症选择后自动生成辨证结果。
学海无涯 | 2003-9-28 20: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主证漫谈

不熟读背诵伤寒无法掌握方正辨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